-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伏(bù fú)的意思:不屈服,不屈从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千兵(qiā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众多,数量庞大。
穷荒(qió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贫穷到极点,荒凉无人。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滞穷(zhì qióng)的意思:滞穷是指贫困困顿,生活陷入困境。
- 注释
- 北:北方。
入:进入。
单于:匈奴的首领。
万里疆:广阔的边疆。
五千兵:五千名士兵。
败:战败。
滞:停留。
穷荒:荒凉之地。
英雄:英勇的人。
不伏:不甘心屈服。
蛮夷:指异族。
死:死亡。
更:还。
筑:建造。
高台:高大的平台。
望:眺望。
故乡:家乡。
- 翻译
- 向北深入到单于统治的广大地区,五千士兵在战斗中惨败,困顿在荒凉之地。
英勇的战士不肯屈服于异族的死亡,他们还建造高台遥望自己的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远征边疆的壮阔画面。"北入单于万里疆"表明战士们深入敌境,跨越了广阔无垠的土地。这不仅展示了当时军事行动的辽阔范围,也映照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宏大叙述。
"五千兵败滞穷荒"则透露出战争的残酷与悲壮,尽管拥有庞大的军队,但最终仍旧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这里的"滞穷荒"更强化了战败后的凄凉与孤寂。
然而,即便是在敌对环境中,英雄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英雄不伏蛮夷死"表达的是英雄面对死亡时的坚定立场和无畏态度,他宁愿选择勇敢地战斗至最后一刻,也不愿意向野蛮民族低头。
最终,诗人通过"更筑高台望故乡"这一句子,表达了英雄对于远方家园深切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异域,他的心中始终怀抱着对故土的眷恋和渴望。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出了士兵们普遍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远征、战败、英雄气概和思乡之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触动着读者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