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梧(bì wú)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有追求卓越的精神。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穿针(chuān zhēn)的意思:指非常熟练地穿过针眼,比喻做事或说话十分精细、熟练。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国忧(guó yōu)的意思:指国家的忧虑和困扰。
绛河(jiàng hé)的意思:指红色的河水,比喻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空怀(kōng huái)的意思:指内心空虚、无所依托或无所作为。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女牛(nǚ niú)的意思:形容女性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或能力。
疏愚(shū yú)的意思:指纠正别人的错误或糊涂行为,帮助他们明白真相或正确的道理。
书幌(shū huǎng)的意思:形容虚有其表,外表看起来很有文化或有学问,但实际上内在空虚、没有真才实学。
天孙(tiān sūn)的意思:指君主的后代或王室的子孙。
宴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宴会场面热闹、气氛欢快。
迂远(yū yuǎn)的意思:迂远指行为或言谈思路拐弯抹角,迂回曲折,不直接,不简明扼要。
烛光(zhú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或微小的希望。
今夕何夕(jīn xī hé xī)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七夕》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独特氛围。首句“今夕何夕火西流”以问句开篇,暗示时间已晚,银河西倾,暗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接下来的“处处穿针阅女牛”描绘了人们在七夕之夜穿针乞巧的传统习俗,形象生动。
“银烛光摇书幌冷,碧梧影落帝城秋”两句,通过银烛微光和碧梧秋影,渲染出清冷的夜色,也寓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自称“疏愚欲乞天孙巧”,表达了对织女智慧的仰慕和自身技艺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迂远空怀杞国忧”一句,诗人借古人担忧天倾之忧,表达自己虽身处人间,却忧虑世事的深沉感慨。最后,“坐久宴然清不寐,绛河如练近南楼”收束全诗,诗人独自静坐,银河如练,明亮而宁静,但因思念和忧虑难以入眠,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融合了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题疏山白云禅院因呈长老秀公
白云去不还,空留白云额。
至今飞山颜,片片尽秋色。
萧萧事盘纡,刳石转攲仄。
觚棱骞古殿,粉墨昏绝壁。
有客倦归艎,潇洒寄一适。
松萝青鸟哢,江影卷馀白。
始时开山人,真意非无得。
百年惊一吷,节物变今昔。
谁是云无心,翛然彼禅伯。
竹榻
竹榻破坏久,隅棱类绳桥。
扶身轻坐之,不敢直我腰。
动小响已大,支严势仍摇。
铺毡蔽其颜,倚以度晨宵。
醉卧稍安贴,如舟乍停桡。
愁醒辗转多,似泛八月潮。
欲下必以缓,将登未尝跳。
奴僮为我忧,疑我或怅怊。
讶我合改置,我心岂其遥。
所嗟成与亏,本以材用招。
念此苍翠干,初非愿枯焦。
唯难逃匠手,遂与岁月凋。
物固不求旧,人贫自无聊。
怜强弃其衰,此志亦已恌。
我有四壁宅,尘书映空瓢。
何嫌此榻存,且以异贵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