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报政(bào zhèng)的意思:指向政府报告情况或请示汇报。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抚字(fǔ zì)的意思:指修饰文章或书法时,认真揣摩每一个字句,反复推敲。
公庭(gōng tí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也可用于比喻公正的审判和公正的法律程序。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看落(kàn luò)的意思:观察不到,看不见。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来报(lái bào)的意思:指事情或消息传达到了,或者某种结果已经出现。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麦陇(mài lǒng)的意思:麦陇指的是麦子长得很茂盛的地方,比喻事物繁荣兴旺。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殊渥(shū wò)的意思:殊特别,渥厚。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香名(xiā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很好,声誉很高。
驯雉(xùn zhì)的意思:驯服野生的雉鸟。
异政(yì zhèng)的意思:
(1).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 清 王夫之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 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显宗 器重 兴 ,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
(3).优异的政绩。《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 卫 ,未闻异政。”《北史·刘权传》:“及至 南海 ,甚有异政。”《宋史·太祖纪一》:“詔诸道长贰有异政,众举留请立碑者,委参军验实以闻。”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三:“此地宦蹟多,异政丹青揭。”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出众、深受赞誉的地方官员温知县的形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温知县在任期间的政绩与德行。
首联“抚字才高众所夸,香名异政播京华”,开篇即点出温知县的才能卓越,其政绩和名声不仅在地方上广受赞誉,更传扬至京城,彰显了他非凡的政治能力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颔联“春深麦陇飞驯雉,昼静公庭看落花”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温知县在任期间的和谐治理。春天麦田中驯雉飞翔,白天公堂内静谧,落花飘零,这些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的宁静美好,也寓意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人民生活的安宁。
颈联“百里桑麻涵雨露,几村弦诵接人家”进一步描绘了温知县对地方经济与文化的重视。百里的农田在雨水滋润下生机勃勃,几处村落中传来读书声,连接着家家户户,展现了教育普及与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尾联“年来报政膺殊渥,归拥双旌客路赊”总结了温知县任职期间的成就与荣誉。经过多年的努力,他赢得了朝廷的特殊恩宠,即将带着荣誉与百姓的不舍离开,踏上归途,这一幕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温知县从政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地方官吏在治理地方、促进经济发展、弘扬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与影响,表达了对温知县政绩的肯定与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热行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