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当户(dàng hù)的意思:指处于某种境地或地位的人,代表某个群体或组织的人。
得月(de yuè)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状态好像得到了月亮的光辉一样美丽和完美。
断虹(duàn hóng)的意思:指彩虹出现后又迅速消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性。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海岱(hǎi dài)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宏大壮丽。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尽子(jìn zǐ)的意思:尽力、尽心尽力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两闺(liǎng guī)的意思:两个闺女,指两个女孩子。
满眼(mǎn yǎn)的意思:形容充满眼前,无法避免或忽视。
乳燕(rǔ yàn)的意思:指家燕离巢后,仍能返回原巢,比喻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置身(zhì shēn)的意思:置身意味着身处于某种环境或情境中。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次韵秦文仲暮春见寄(其二)》描绘了江南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江南春尽子规啼”,以子规鸟的啼声渲染出春天将逝的氛围,子规象征哀愁,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思。次句“愁里看花思转迷”,通过观花而引发无尽思绪,进一步深化了愁绪。
接下来,“乳燕定巢当户语”描绘了新生命的宁静与温馨,与前两句的愁绪形成对比,寓含希望与生机。而“断虹截雨傍江低”则以彩虹横跨雨幕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感,但又暗含离别或困境的意象。
“斩鲸政欲提三尺”一句,借提剑之志表达诗人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感叹现实艰难,无法施展抱负。“簪笔何由侍两闺”则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忧虑,无法同时兼顾仕途与亲情。
最后两句“满眼干戈连海岱,置身安得月中梯”,以战乱的现实和登月的幻想作结,揭示了诗人对和平与超脱的渴望,以及身处乱世的无奈与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翰林集
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元日登安福寺塔
岁历起新元,锦里春意早。
诘旦会朋寀,群游候驺导。
像塔倚中霄,翚檐结重橑。
随俗纵危步,超若落清昊。
千里如指掌,万象可穷讨。
野阔山势回,寒馀林色老。
遨赏空闾巷,朅来喧稚耄。
人物事多閒,车马拥行道。
顾此欢娱俗,良慰羁远抱。
第忧民政疏,无庸答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