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祖德八首有引·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述祖德八首有引》中的第六首。诗中通过“仁考绍之,守而勿失”表达了对先辈仁爱与传承的敬仰之情,强调了忠厚家风的重要性,认为这种美德能够世代相传,如同一脉相承。诗人进一步阐述,这样的家风不仅不会误导后人,反而能让他们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遵循正道,秩序井然。
“岂误儒冠,龙章有秩”,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儒家文化教育的肯定,认为它不仅不会使人们迷失方向,反而能赋予他们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的生活和行为有序可循,如同龙章(古代帝王的服饰)般庄重而有条理。
最后,“手泽恒存,敢忘嗣述”表达了诗人对先辈遗泽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作为后代,不敢忘记传承先辈精神的决心。这里的“手泽”既指先辈留下的痕迹或影响,也暗含了对先辈智慧和品德的敬仰与继承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家族传统美德的颂扬,强调了仁爱、忠厚、儒家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后代对先辈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德安趋浔阳
始征晨风息,云流日色展。
登陆艰且涩,厉涧一何缅。
维时仲秋交,飒飒林飙卷。
绿竹垂我车,丹花映行幰。
冒峦维有松,绣石尽成藓。
攀搴虽多悦,亘顿乃劳倦。
日中迫庐岳,蹊径愈回蹇。
云涌连遥崿,雨暗失近巘。
奔崩万壑会,崄绝一径转。
遽讶川梁没,幸遇石濑浅。
道以习坎利,用待既济显。
介石谅益固,巨川岂遂眩。
谁哉能豫谋,随寓斯可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