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触蛮(chù mán)的意思:指与野蛮人接触,也指接触到粗鲁、野蛮的行为或言论。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倒植(dǎo zhí)的意思:倒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植物的根须长在上面,茎枝却向下伸展。比喻形势或局面颠倒,前后相反。
发愤(fā fèn)的意思:指积极努力,勤奋向上,发奋努力不懈。
浮虚(fú xū)的意思:虚幻不实,没有真实根据或依据。
固有(gù yǒu)的意思:指某种特征或属性在事物中自始至终不变的,与其本质相一致的。
糊涂(hú tu)的意思:形容人思维迷糊、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或真相不明。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流失(liú shī)的意思:指流动的水流或其他事物逐渐消失或失去。
龙断(lóng duàn)的意思:指龙的身体断成两截,形容非常厉害的力量或者极其严重的情况。
荣利(róng lì)的意思:指得到荣誉和利益。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亡书(wáng shū)的意思:指失散的或丢失的书籍。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智巧(zhì qiǎo)的意思:
(1).机谋与巧诈。《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 清 汪懋麟 《学士再迭前韵见贻奉答》之三:“吾徒守忠信,智巧将奈何。”
(2).智慧与技巧。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乃用工力智巧,剪剔移徙,杂以肥沃药物注灌,花始变而趣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以夷砲论,非自天降也,非自地出也,不过人之智巧所为耳。”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搜索尽了自己所学习过的各样理论、各样工作方法、各样鼓动群众的智巧。”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翻译
- 聪明才智劳累了整个人生,常常感叹古代的愚者。
陷入贪婪的争斗,白天的忙碌都是空幻的。
情感流失本就自然,心意追求原本无常。
一同争夺高位,却不愿走捷径。
是非观念颠倒,大道归于混沌不明。
深夜里发奋思考,仍有未完成的著作留存。
- 注释
- 智巧:聪明才智。
役:役使,劳累。
悲:感叹。
古愚:古代的愚者,指不被世俗理解的人。
触蛮:比喻陷入贪婪争斗。
浮虚:空幻,没有实质。
意骛:心意追求。
龙断:比喻高位。
捷径:快速简便的途径。
是非:对错,判断。
大道:指人生真理或基本原则。
未亡书:未完成的著作,也可理解为遗志或未竟之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其十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智巧役一世,往往悲古愚。”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的智谋巧诈所引起的无尽循环感到悲哀,反观历史上的纯朴无知,不免感到一种时代的悲凉。
“触蛮荣利场,白日事浮虚。”这里描绘了一种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中的功名利禄与时间流逝的虚幻,表达了对世间纷争的无奈与淡然。
“情流失固有,意骛希本无。”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感叹。情感的流转往往让人迷失方向,而内心深处所追求的理想却又似乎总是渺茫难寻。
“相与龙断登,独不捷径趋。”这一节描写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一种孤立无援之感。即便是在朋友间的情谊也如同攀登高峰的艰辛,而自己却不能像别人一样选择捷径前行。
“是非遂倒植,大道归糊涂。”在这个世界里,正确与错误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原本宽阔的大道也因人心所向而迷失方向。
“发愤中夜思,犹有未亡书。”诗人在深夜中对世事感到愤懑,内心充满了未能实现的抱负与梦想,这些都化作文字记载于书中。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情怀。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