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说南中蟒事》
《听说南中蟒事》全文
宋 / 释文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蟒身漆黑蟒首红,蟒来动地狂风

惭愧蜑巫能制蟒,床头开柙放蜈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shuōnánzhōngmǎngshì
sòng / shìwénxiàng

mǎngshēnhēimǎngshǒuhóngmǎngláidòngkuángfēng

cánkuìdànnéngzhìmǎngchuángtóukāixiáfàngg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床头(chuáng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点或开端。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狂风(kuá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大而狂暴

蟒身(mǎng s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庞大、壮丽,如蟒蛇之身。

漆黑(qī hēi)的意思:非常黑暗,一片漆黑

蜈蚣(wú g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复杂、难以理解或难以对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中国热带雨林景象。首句“蟒身漆黑蟒首红”形象地刻画了蟒蛇的特征,黑色的身体与红色的头部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次句“蟒来动地起狂风”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蟒蛇行动时的威猛和气势,仿佛连大地也为之震动,带起一阵狂风。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到“惭愧蜑巫能制蟒”,蜑巫是古代南方地区对某些有特殊技能或知识的民间巫师的称呼,他们据说能够驾驭或驱赶蟒蛇。这里的“惭愧”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蜑巫能力的惊叹,也暗示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床头开柙放蜈蚣”这一细节,可能是蜑巫的一种策略或仪式,通过释放蜈蚣来震慑蟒蛇,显示出民间智慧和习俗的神秘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南中地区特有的生物生态和民间传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民间智慧的巧妙运用。

作者介绍
释文珦

释文珦
朝代: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猜你喜欢

张克修别驾约游罗浮

重叠四百峰,铁桥在何处。

莫将别驾来,同到飞云去。

(0)

观群儿钓·其二

仰面看垂钓,失脚堕危石。

若是谪仙人,水中眠亦得。

(0)

对酒

放歌当尽声,饮酒当尽情。

门前乌桕树,夜半子规鸣。

(0)

示李孔修近诗

昔别秋未深,今来岁方晏。

吾衰忘笔砚,月记诗半板。

或疑子美圣,未若陶潜淡。

习气移性情,正坐闻道晚。

为我试读之,如君当具眼。

(0)

赠羊长史寄辽东贺黄门钦

此心自太古,何必生唐虞。

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寂寂委山泽,于于来京都。

斯人各有分,彼此何能踰。

杪秋风日清,呼儿理肩舆。

聊为玉台游,言笑谁与俱。

屈指意中人,一坐一踟蹰。

归来看四壁,四壁光如如。

圣道日榛塞,谁哉剪其芜。

夫子久不见,吾生何以娱。

常恐岁月晚,况与音问疏。

申以伐木章,一日三卷舒。

(0)

藤蓑五首·其三

挽蓑欲何为,新月出东岭。

独速舞不休,凌乱何由整。

旷哉漆园吏,自形还自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