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怍(cán zuò)的意思:惭愧害怕。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如面(rú miàn)的意思:形容非常相似或相仿。
入心(rù xīn)的意思:深深地记在心中,使人难以忘怀。
善会(shàn huì)的意思:指善于结交朋友、善于交际的能力。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事经(shì jīng)的意思:指历史经验或事情的经历。
说是(shuō shì)的意思:表示说话或表达某种观点、看法、判断等。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众口(zhòng kǒu)的意思:众多人的口音、声音。表示众多人的一致声音或意见。
纵使(zòng shǐ)的意思:即使,尽管
说是非(shuō shì fēi)的意思:指故意传播、散布非真实的事情或谣言,用以破坏他人的名誉或关系。
众口难调(zhòng kǒu nán tiáo)的意思:指群众的声音很难协调一致,意见很难统一。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鹗的《偶成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心境。首句"中庆堂前日欲西"暗示时光流逝,暗含战乱即将落日的意味。"干戈未息思依依"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事的忧虑,体现出诗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深深挂念。
"但知为国事经济"表明诗人专注于国事,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振兴,即使他人议论纷纷,也坚持自己的信念。"纵使傍人说是非"展现出诗人的坚定立场,不畏流言蜚语。
"众口难调无善会,入心如面有危机"进一步强调了在纷扰世态中,难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内心的抉择如同面临危险,需要深思熟虑。
最后两句"揆予俯仰无惭怍,山鬼通神自向微",诗人表达出自己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都能坦然面对,坚守自我,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清白和谦逊,仿佛连山鬼神明都能感受到他的真诚与微小的伟大。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意志,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陈襄秘丞自峡中召归
淮海南国冲,冠盖结浮云。
面交固不数,白首犹若新。
之子天际来,各自东西人。
一语旦连夕,欢如平生亲。
岂伊名闻久,固以意气均。
驰骛诗书间,博哉醇乎醇。
我昔病俗学,莫明圣与仁。
常恐遂至地,岂期晚有邻。
君还觐清光,一二席上珍。
贤者任必重,勉旃觉斯民。
城楼送别
惊风走枯蓬,百里不暂息。
密云乘飞雨,前山坐成隔。
蓬老初无根,岂辞远为客。
山高虽可望,路远当不识。
去留类如此,览物意宁极。
鞍马未动间,会合弥可惜。
缓歌送清觞,更醉日将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