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羡知稀贵,偏于岁暮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改序(gǎi xù)的意思:改变顺序,调整次序。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青苍(qīng cāng)的意思:形容山色苍翠、青翠欲滴。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淹寂(yān jì)的意思:沉浸在寂静中,无法自拔。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寒之松的坚韧与不屈,诗人以松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守本心,不求人知,只愿在岁末之时得到一丝温暖的情感。
首句“万物凋零日,青苍见尔辰”,描绘了冬日万物凋零的景象,唯有青松依然苍翠,展现出松树在严冬中的生命力。接着,“虽能甘苦节,非不愿阳春”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松树即使在艰苦环境下也能保持其本色,但并不排斥春天的到来,表现了松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岂羡知稀贵,偏于岁暮亲”则进一步揭示了松树的品格,它不羡慕被人们所熟知和珍视,反而在岁末之时更加亲近自然,与寒冷为伴,展现了松树的高洁与淡泊名利的品质。“四时无改序,淹寂亦何瞋”最后两句,总结了松树四季如一的特性,无论环境如何变迁,松树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面对孤独和寂寞,也无怨无悔,体现了松树的坚韧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岁寒之松的描绘,不仅赞美了松树的自然美和坚韧精神,更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