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张 先 郎 中 宋 /王 安 石 留 连 山 水 住 多 时 ,年 比 冯 唐 未 觉 衰 。篝 火 尚 能 书 细 字 ,邮 筩 还 肯 寄 新 诗 。胡 床 月 下 知 谁 对 ,蛮 榼 花 前 想 自 随 。投 老 主 恩 聊 欲 报 ,每 瞻 高 躅 恨 归 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高躅(gāo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挺拔,步履轻盈自信。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留连(liú lián)的意思:停留、驻足不前
蛮榼(mán kē)的意思:形容物品粗糙、简陋。
能书(néng shū)的意思:指能够书写,有写作才能。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细字(xì zì)的意思:指写得细小的字。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邮筒(yóu tǒ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品相互之间的联系或沟通方式简单、直接。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自随(zì suí)的意思:自由行动,随心所欲
- 注释
- 留连:依恋不舍。
山水:自然景色。
冯唐:汉代人,此处借指年老。
衰:衰老。
篝火:野外的火堆。
书细字:写字。
邮筒:古代传递信件的设施。
新诗:新的诗歌。
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
月下:夜晚的月亮。
蛮榼:古代少数民族的酒器。
想自随:想象自己也在其中。
投老:到了老年。
主恩:主上的恩惠。
高躅:高尚的足迹。
恨归迟:遗憾不能早归。
- 翻译
- 我长久地流连于山水之间,年纪虽大但并不觉得衰老。
在篝火下还能书写工整的小字,邮箱里仍然期待着新诗的到来。
月光下谁知道我在与谁相伴,花前总是独自怀想。
临近晚年,想要报答主上的恩情,每次仰望他们的高尚足迹,都遗憾归期太迟。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通过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对友人张先郎的深厚情谊与渴望团聚之情。
“留连山水住多时,年比冯唐未觉衰。”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诗人在留连山水边居住了很长时间,但即便岁月流转,他的精神状态依旧如同古代著名宦官冯唐一般,不感觉到衰老,这不仅是对个人精力充沛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投入。
“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筒还肯寄新诗。”这里通过篝火(即在户外取暖用的火堆)和邮筒(古代用以传递信件的工具),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依然保持着对文化、文学的追求与热情。能够书写细字,寄送新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字的热爱,也是他精神世界的一种延伸。
“胡床月下知谁对,蛮榼花前想自随。”胡床,即一种简易的坐具,这里与月亮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蛮榼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花卉,诗人在其前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或许是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
“投老主恩聊欲报,每瞻高躅恨归迟。”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对故旧之情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想要报答那位长者的恩惠,但每当他仰望那些远处的高楼(可能是友人所居),就不禁感到归去之心切,而归途之迟缓又让他感到些许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文学以及友谊的情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