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人谁免,如公孰不嗟。
母怜它姓子,金润别人家。
别人(bié rén)的意思:指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
不幸(bù xìng)的意思:指不幸的事情或情况,表示不幸遭遇或不幸的命运。
不差(bù chà)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持身(chí shēn)的意思:保持自己的品行和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寸田(cùn tián)的意思:指面积非常小的土地或贫瘠的田地。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幸人(xìng rén)的意思:指得到他人的帮助、庇佑或幸运,使自己受益。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泣瓜圃翁应叟》。诗中通过描述一位瓜圃翁的故事,表达了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诗中的“不幸人谁免”开篇即点明了人生的无常与苦难,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遭遇不幸。接着,“如公孰不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普遍性,即便是像瓜圃翁这样的人,也让人不禁为之叹息。
“母怜它姓子,金润别人家。”这两句描绘了瓜圃翁的身世背景,他的母亲怜爱他这个非亲生之子,而家中财富却资助了他人。这不仅揭示了家庭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与不平等。
“行义穷尤著,持身死不差。”这两句赞扬了瓜圃翁即使在贫困中仍坚守道义,其人格品质在生死面前依然坚定。这种精神品质令人敬佩,体现了诗人在赞美人物的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最后,“寸田犹可圃,图蔓勿伤瓜。”这两句以农事为喻,表达了对瓜圃翁生活态度的肯定。即便是在微小的土地上,也能通过辛勤耕耘获得收获;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不应伤害自己的根基(即道德与原则),而应坚持自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瓜圃翁故事的叙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传达了对坚守道义、珍惜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澹烟疏绮。
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梅痕似洗。
空点点、年华别泪。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
还斗辛盘葱翠。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雁回潮尾。
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泥云万里。
应剪断、红情绿意。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