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使 君 劭 农 一 首 宋 /刘 克 庄 朱 幡 奉 诏 省 春 耕 ,扫 去 阴 霾 旋 放 晴 。应 有 罗 敷 随 马 看 ,不 烦 桃 叶 渡 江 迎 。棠 阴 民 各 为 封 植 ,木 德 侯 方 体 发 生 。少 借 一 年 天 肯 否 ,要 看 穑 宝 得 秋 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春耕(chūn gēng)的意思:春天耕种农田,指春季农民进行农田耕作的活动。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封植(fēng zhí)的意思:指封存、封禁某种植物。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借一(jiè yī)的意思:借用别人的东西或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罗敷(luó fū)的意思:形容女子妖娆美丽。
木德(mù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或道德修养像木头一样刚硬,不可动摇。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阴霾(yīn mái)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气氛沉闷的状态。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朱幡(zhū fān)的意思:指官吏的红旗,也泛指权力、地位等显赫的标志。
桃叶渡(táo yè dù)的意思:桃叶渡是一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意思是用一片桃叶渡过河流,比喻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或是度过危险。
- 注释
- 朱幡:红色旗帜,古代官吏出行时所持。
奉诏:遵照圣旨。
省:视察。
阴霾:阴沉的天气。
旋:立刻。
晴:晴朗。
罗敷:美女的代称,此处可能指代地方官员的夫人。
随马看:骑马陪同观看。
桃叶:典故中的女子,此处可能象征迎接者。
渡江:过江迎接。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处。
民各为封植:百姓各自种植。
木德侯:以木德(五行之一,象征生长)为象征的地方官员。
体发生:体现生机与活力。
少借:暂时借用。
一年:一年的时间。
天肯否:上天是否允许。
穑宝:庄稼,谷物。
秋成:秋天的丰收。
- 翻译
- 朱幡手持圣旨视察春耕,驱散乌云立刻转为晴明。
想必罗敷会骑马相随观看,无需再劳桃叶过江迎接。
棠树下的百姓各自种植,木德之侯正体现生机勃发。
能否暂借一年的好收成,就看这庄稼是否能在秋天丰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耕图景,表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期待。诗人通过朱幡奉诏省察春耕的情形,展示了农事的紧迫感和希望天气转晴以利农事的愿望。
“扫去阴霾旋放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散雾消、阳光普照的景象,表达了对好天气的渴望,以便于春耕。
“应有罗敷随马看,不烦桃叶渡江迎”两句,则通过古代美女罗敷的形象,隐喻农事需要细心观察和及时处理,而不必像传说中罗敷渡江那样仓促。
接下来的“棠阴民各为封植,木德侯方体发生”两句,表达了对于树木成长的关注,以及通过比喻指出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最后,“少借一年天肯否,要看穑宝得秋成”则是对时间的请求和对来年丰收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得到天气的恩赐,最终获得满意的秋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刘远笔
老㕙力能举玉杵,文阵挽强犹百钧。
惜哉变化太狡狯,向也褐衣金虎文。
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策勋。
谢郎神锋恨太隽,虽然岂不超人群。
三钱鸡毛吐古坟,尖奴定能张吾军。
何时酌我百壶酒,为汝醉草垂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