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滁州挽词二首·其二》
《张滁州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上庠补处祖父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处(bǔ chǔ)的意思:指补偿损失或弥补缺陷的行为。

故都(gù dū)的意思:故都指的是曾经是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古代都城。也可以泛指曾经是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中心地带。

上庠(shàng xiáng)的意思:指学生上学堂,受教育。

生自(shēng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产生于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五福(wǔ fú)的意思:五福指的是富贵、尊荣、寿命、康宁和好德,是传统文化中人们追求的五种幸福。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祖父(zǔ fù)的意思:指祖辈中的父亲,也可泛指祖辈。

邵平瓜(shào píng guā)的意思:指无事生非,故意制造纷争。

翻译
我们在学府一同补习,祖父辈曾是世交。
夜晚读书,灯火连绵不断,乘船出行,剑随身携带。
想起旧都的景象,如箕子守麦田,晚年怀念邵平种瓜的往事。
五福之愿未能实现,感叹我的一生啊。
注释
上庠:古代的学校。
补处:补习学习。
祖父:祖辈。
昔:从前。
通家:世交。
书:书籍。
灯:灯火。
俱:都。
续:连续不断。
舟:船只。
剑:武器。
共差:共同携带。
故都:过去的都城。
箕子:商朝贵族,因反对纣王而被流放。
麦:麦田。
邵平:秦朝时的东陵侯,失势后种瓜为生。
瓜:瓜田。
五福:古代指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五种幸福。
公:对对方的尊称。
恨:遗憾。
吾生:我的一生。
自可嗟:值得叹息。
鉴赏

这是一首融合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感慨的诗句。开篇“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历史的记忆和自豪,"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则描绘了一种安详且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活场景。"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中的“故都”二字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留恋,而“箕子麦”和“邵平瓜”则是对往昔生活细节的温馨回忆。

最后,“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动荡之世,但仍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对个人命运持有一种豁达的态度。这也许是诗人在乱世中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家庭、过往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苦难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天宫寺

昨日头岑卧,何曾越门限。

徐侯遣行李,邀我伊蒲馔。

天宫布金地,长者何代建。

柴门实咫尺,佛事亦俨焕。

道人呈家风,秋蔬更香饭。

玉麈对胡床,凉飙飒河汉。

晚来上方上,千里人纵观。

平生蓬蒿底,所适鱼鸟愿。

佳人赠我诗,烂若锦绣段。

圣哲期暮年,抚事一长叹。

(0)

偈五十三首·其十四

粥足饭足,饱柴饱水。庐陵米价高,山前麦熟未。

尽乾坤刹海,都卢是个自己。

撒放眉毛眼睫间,直得放光动地。

不是如来禅,亦非第一义,更说什么衲僧巴鼻。

争如撒手悬崖,去却药忌,且唱个啰啰哩。

(0)

偈五十三首·其七

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

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云门睦州,当面蹉过。

德山临济,诳謼阎闾。

自馀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

万缘迁变浑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0)

天竺山

天竺崎岖绝海边,何人分作赣江禅。

鹫山巧叠三峰石,葛坞深疏两派泉。

一醉风光能几许,十年尘迹尚依然。

欲题豹隐还相笑,盼断长空簇暝烟。

(0)

忆玉岩·其二

秋风燕雀正关关,忽见篱边菊又斑。

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閒。

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声名直道间。

此意属公须慷慨,晚云成雨便归山。

(0)

题清泠轩

石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

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