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世已远,邈焉逮衰殷。
戡黎启周业,大统集厥勋。
隘虽圣不由,求仁斯得仁。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采山(cǎi shān)的意思:指以采集山中的草木、矿石等为生,形容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大统(dà tǒng)的意思:指统一大局,掌握全局的意思。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海望(hǎi wàng)的意思:远望大海,形容志向远大,心怀抱负。
壶浆(hú jiāng)的意思:指酒和饭菜,也泛指酒食。
穷饿(qióng è)的意思:形容生活极度贫困、饥饿到极点。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士女(shì nǚ)的意思: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男士和女士。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陶甄(táo zhē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精工细作。
颓波(tuí bō)的意思:形容事物衰败、没落、颓废不振。
有穷(yǒu qióng)的意思:有限,有限度
卓行(zhuó xíng)的意思:出众的行为表现,高尚的行为举止。
这首诗《咏逸民六首(其一)》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对古代逸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首句“唐虞世已远,邈焉逮衰殷”,以历史的更迭为背景,感叹从唐虞盛世到衰微的殷商时期,时间的流逝与文明的变迁。接着,“戡黎启周业,大统集厥勋”描述了周朝建立的过程,强调了开创者们的功绩。然后,“壶浆来士女,四海望陶甄”描绘了周朝时期民众对统治者的期待与拥戴,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繁荣。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过去,而是转向了“如何首阳下,独有穷饿民”。首阳山是古代隐士伯夷、叔齐避世之地,此处诗人借以表达对古代逸民生活状态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原则的人们。接下来,“采采山中薇,大义将焉陈”通过描述隐士在山中采集野菜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坚守道义的精神。
最后,“颓波不可挽,卓行谁与伦”表达了对社会风气逐渐败坏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对那些坚持高尚品德的个体表示敬佩。而“隘虽圣不由,求仁斯得仁”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的坚持,认为即使在狭隘的环境中,追求仁德也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的理想社会与现实世界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
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
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
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
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
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
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
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
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
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
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