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耨(ā nòu)的意思:形容言辞高妙、深奥。
八荒(bā huāng)的意思:指遍及八方的荒凉之地,形容非常偏远、边远的地方。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佛面(fó miàn)的意思:指人的脸上表情庄重、平和,像佛陀一样没有喜怒哀乐之情。
流落(liú luò)的意思:指人因种种原因而失去家园、财产,流离失所,无固定居所。
露堂(lù táng)的意思:露出大门或屋子的正面。
眉毛(méi máo)的意思:指眉毛的形状、颜色等,也可引申为人的神态、情绪或气质。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水(zhōng shuǐ)的意思:指水位适中,既不深也不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通过描述佛陀教育王子(育王)的情景,展现了佛祖智慧和慈悲的形象。"策起眉毛"描绘了佛陀开导时的威严与深思,"分明佛面露堂堂"则强调了他面容庄严、法力无边。接着,诗人将阿耨池(即祇园精舍中的池塘,象征智慧之水)与人间的普遍润泽联系起来,寓意佛理如同甘霖,普济众生,惠及八荒之地。整首诗富有禅意,体现了佛教教义对人心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三茅忽得佳处留赠乡黄冠师
三茅观里仙为宅,七宝山头玉作堆。
不尽经行奇特处,只教留作等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