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春辞·其四》
《行春辞·其四》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朝讲(cháo jiǎng)的意思:指早晨的讲话,也比喻早晨的第一声鸡叫。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分得(fēn de)的意思:指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进行分配,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

鼓笛(gǔ dí)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

监酒(jiān jiǔ)的意思:监视酒水,防止饮酒过量。

讲劝(jiǎng quàn)的意思:劝告、劝诫。

劝农(quàn nóng)的意思:劝告农民勤劳耕种,以获得丰收。

笙箫(shēng xiāo)的意思:比喻音乐和谐悦耳。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注释
笙箫鼓笛:各种乐器。
随分:随意,顺应。
春风:春天的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灵感。
提壶:古代官吏巡行时携带的酒壶,象征官员职责。
差监酒:被派遣监督酒类事务。
布谷:鸟名,鸣声如‘布谷’,象征农事时节。
讲劝农:讲述农事,鼓励农业生产。
翻译
从笙箫鼓笛的音乐中借来灵感
诗人在其中随意感受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借助自然的声音,如风中的笙箫鼓笛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诗中还表现出了对农事的关注,提壶布谷、劝说农事,展现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悠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亲近自然、关怀民生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声音的层面,也有行动的层面,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场景,让人仿佛能闻到春风的气息,感受到农事的重要性。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拟声手法,将自然的声音与人类活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如“提壶处处差监酒,布谷朝朝讲劝农”,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整首诗更加流畅自然。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艺术表现力强的春日抒情诗。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谢蒋颖叔·其二

吟翁未去水云閒,坐假虚名屈上官。

忽似仰山心貌竦,更思言事骨毛寒。

绣衣自可招黄绶,星弁须来对鹖冠。

莫怪开门迎候早,今冬无雪卧袁安。

(0)

寄吕帅·其二

师屯十万建牙旗,大纛森森重使威。

燕颔将军宜绣帽,龙骧战士爱犀衣。

银鎗作队行春去,蜡炬成林校猎归。

更看铃斋凭几处,文如布阵翰如飞。

(0)

偶述

淮阴寄食卒为将,南阳閒卧卒为相。

孟轲之道其如何,枉尺如何直寻丈。

(0)

答刘子静

风兰不复采,风树何由静。

一日复一日,大龙自驰骋。

无限好花开,何异秋风景。

洒泪报君诗,正是鹤孤警。

(0)

有客所养厚一首赠送吴安中归省其兄

有客所养厚,气貌已可知。

而况五日閒,议论未停时。

亹亹来逼人,我觉老且疲。

何人慰衰朽,须臾合复离。

所为安中喜,鸿鹄翩翩飞。

最好西湖上,一床同寝衣。

(0)

送沅州通判

过湘江时君且听,但恐水中有冤声。

当时无地容屈平,众人皆醉嫌独醒。

烦君须吊独醒翁,以酒注之鱼腹中。

不须以物缠米筒,但投诗去责蛟龙。

为君质直有古风,能高其义哀其忠。

投诗已罢吊已终,寄声急报南城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