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偶作》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墨本(mò běn)的意思:指作品或文章的内容极其深奥,难以理解。
强弱(qiáng ruò)的意思:指力量、能力、地位等方面的强盛与弱小。
谁氏(shuí shì)的意思:指不知名的人,泛指任何人。
研摩(yán mó)的意思:
研究揣摩。 宋 欧阳修 《读<徂徕集>》诗:“子生诚多难,忧患靡不罹。宦学三十年,六经老研摩。” 金 元好问 《论诗》诗:“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清 赵翼 《晤钱竹汀宫詹话旧》诗:“研摩结习自诸生,舘阁归来业益精。”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八:“雪景的课文要叫南方的学生研摩,乡村的教室里却大讲其电话和电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的《偶作》,以墨的制作和研磨过程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事物本质的独特见解。首句“作墨本谁氏”询问墨的创造者是谁,暗示了墨的来源和背后的人力智慧。次句“研摩有强弱”描绘了研磨墨的过程,通过“强弱”二字,寓言了世间万物的磨砺与变化,既有力量的展现,也有消磨的意味。
“摩尽不见墨”进一步阐述,经过反复研磨,墨最终消失在水中,却留下了痕迹,寓意着事物虽有形体,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作用和影响。最后一句“此处原非著”,点明墨虽然看似消失,但它的作用已经深入其中,不求显赫,却自有其存在的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洁,哲理深沉,借墨的制作过程,寓言了人生的磨砺与贡献,体现了蔡襄淡泊名利、注重实质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