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石涧桥见独树梅花有感·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东林石涧桥所见的一株独立的梅花树,以及其在寒山映照下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立之美。
首句“双旌日日破苍烟”,以“双旌”象征梅花盛开的繁茂景象,仿佛两面旗帜在晨光中穿透雾气,展现出梅花在苍茫烟雾中的勃勃生机。这里的“破苍烟”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开放状态,也隐喻了梅花不畏艰难、傲然挺立的精神。
次句“无数梅花对客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吸引人之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们以自己的妍丽迎接每一位过客,传递着冬日里的温暖与生机。
第三句“更爱一枝临绿水”,将视线聚焦于一枝特别的梅花,它靠近清澈的流水,似乎在水的映衬下更加生动、纯净。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梅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关系。
最后一句“寒山影里玉娟娟”,将视角拉回整体,描绘了梅花在寒山的阴影中显得格外清雅脱俗,如同玉石般细腻而坚韧。这里的“玉娟娟”不仅形容了梅花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高洁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深喜爱之情。同时,诗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士矶
匡庐奠九江,苗裔遍南服。
横江蔽原野,内外实一族。
危矶插江生,石色擘青玉。
蛟龙穴乱石,猱玃在乔木。
我行季冬月,江迹在山腹。
扁舟如镜面,清净不可触。
跻攀既不可,千古长幽独。
缅想邃古初,巢居戒樵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