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南 门 晚 眺 宋 /陆 游 奚 奴 前 负 一 胡 床 ,门 巷 楸 梧 已 渐 黄 。不 历 尘 埃 三 伏 热 ,孰 知 风 露 九 秋 凉 ?萧 萧 浦 漵 渔 歌 晚 ,漠 漠 陂 塘 稻 穗 香 。勿 恨 行 云 吞 素 月 ,梦 回 正 爱 雨 淋 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稻穗(dào suì)的意思:比喻收获丰富的好年景或事物。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伏热(fú rè)的意思:指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因为高温而感到闷热难受。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淋浪(lín làng)的意思:淋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被浪花所淋湿。
门巷(mén xiàng)的意思:指小巷、背街小巷,也用来形容狭窄的地方。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浦溆(pǔ xù)的意思:形容水流急湍的样子。
秋凉(qiū liáng)的意思:秋天的凉爽。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奚奴(xī nú)的意思:指受人欺压、奴役的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知风(zhī fēng)的意思:指对风向有所了解,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注释
- 奚奴:仆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门巷:街道或胡同。
楸梧:落叶乔木,秋天叶子变黄。
尘埃:尘土。
三伏:农历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风露:清风和露水。
九秋:秋季。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或风吹树木的声音。
浦溆:水边或河边的地区。
陂塘:池塘。
稻穗香:稻谷成熟时的香气。
行云:流动的云彩。
素月:明亮的月亮。
淋浪:雨水淋漓。
- 翻译
- 小奴儿前面背着一张胡床,门外巷口的楸梧树已经渐渐转黄。
没有经历过盛夏酷暑的尘土和炎热,谁又能体会到秋夜凉风与露水的清爽。
傍晚时分,河边传来阵阵渔歌,广阔池塘稻谷散发着香气。
不必遗憾行云遮住了皎洁的月亮,梦中醒来更喜欢雨后的清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门晚眺时的景象。首句“奚奴前负一胡床”,写的是仆人扛着胡床,可能是准备休息或观赏景色,体现了主人的闲适生活。接着,“门巷楸梧已渐黄”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门前的楸梧树叶转黄,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气氛。
“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两句,通过对比夏天的酷热与秋天的清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也暗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接下来,“萧萧浦溆渔歌晚,漠漠陂塘稻穗香”描绘了傍晚时分,渔歌悠扬于水边,稻田里稻谷的香气四溢,展现出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
最后,“勿恨行云吞素月,梦回正爱雨淋浪”以行云遮月和雨声入梦作结,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梦境中自由自在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陆游深沉的生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