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二僧之衡阳·其一》
《送二僧之衡阳·其一》全文
宋 / 释慧空   形式: 古风

闽蜀同风果同风,袈裟拔出鞋袋中。

相逢古寺话俄顷,怪我称锤深井

不忧佛日居衡阳,不忧无人颓纲

却忧秋高霜月冷,铁牛夜度飞猿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拔出(bá chū)的意思:拔出是指把插入的东西取出来,也可以引申为摘取、除去。

称锤(chèng chuí)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批评、指责或讽刺。

俄顷(é qǐng)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佛日(fó rì)的意思:指佛的日子,也指佛教徒的节日。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深井(shēn jǐng)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铁牛(ti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顽强不屈。

同风(t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声势。

颓纲(tuí gāng)的意思:指政权衰落、社会动荡的征兆。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的《送二僧之衡阳(其一)》。诗中以闽蜀两地的佛教文化为背景,描述了两位僧人出行的情景。首句“闽蜀同风果同风”表达了两地佛教风尚的相似,僧人的衣着也反映出这种共同点,袈裟随意地从鞋袋中拔出,显示出他们的洒脱与随性。

接下来,“相逢古寺话俄顷”描绘了他们在古寺相遇,短暂交谈的情景。然而,诗人自嘲地说“怪我称锤落深井”,暗示自己可能因言语不慎或行为失当而陷入困境,这增加了对话的戏剧性。

诗中“不忧佛日居衡阳,不忧无人振颓纲”表达了对僧人们的祝福,希望他们在衡阳能坚守佛法,即使面临无人支持的境况也能振奋佛教事业。最后一句“却忧秋高霜月冷,铁牛夜度飞猿岭”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僧人们旅途艰辛的担忧,尤其是秋冬时节,寒霜和险峻的飞猿岭都预示着他们将面临的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寄寓了对僧人们的关切与祝愿,展现了僧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传播的热忱。

作者介绍

释慧空
朝代:宋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酒徒

高楼一相呼,三五罗其侧。

但爱竹叶青,不问扶桑白。

英雄无所成,老作高阳客。

(0)

初夏口占·其三

数亩荒田岁入微,笔耕不救腹中饥。

嗷嗷八口难为计,未过春寒尽典衣。

(0)

送张提盐入觐

万里飞龙马,风云迅不如。

自宜依綵杖,何事服盐车。

奋鬣循金埒,长鸣向玉除。

天闲方待尔,行矣莫踟躇。

(0)

过黄居士山居·其一

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

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

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

(0)

以桃杯及西帨寿李伯襄各系以诗·其二

岂是蛟人织,言从番舶将。

龙鳞裁海雾,鹤氅葺秋霜。

袖处云千叠,披来月一方。

愿君勤拂拭,持补舜衣裳。

(0)

何龙友太史招游西樵不果诗以寄之·其二

茗园秋后气萧然,几处疏林带紫烟。

访道空逢偃月子,采真还赋白云篇。

岩间空翠千重滴,树杪飞流百尺悬。

呼吸定知通帝座,好携诗句问青天。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