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联以深情与哲理交织,展现了一位女性对婚姻与家庭深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上联“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鸾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中,“我别君去”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君何患无妻”则展现出对丈夫的宽慰与理解,暗示即便分离,丈夫亦不孤单。接下来的“倘异时再叶鸾占”预示着未来可能的重逢,而“莫谓生妻不如死妇”则强调了在她看来,活着的妻子比已故的妻子更值得珍惜与爱护,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
下联“儿随父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即是亲娘”中,“儿随父悲”描绘了孩子因父母分离而产生的悲伤,但紧接着的“儿终当有母”则给予希望,预示着孩子终将得到母亲的关爱。最后,“愿他日得酬乌哺”表达了对将来能够报答养育之恩的期待,而“须知养母即是亲娘”则强调了母亲的角色与爱的重要性,无论其是否为亲生,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展现了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人性中温暖与希望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芳树二首为上海陆氏赋陆出东坡故砚姑苏全肩笔索予面赋一字起十字止.二.前缺八字句此篇足之
猗,君子,道为贵。贪夫所钦,驷马高盖。
东家虽椎牛,不如西家齑。
虽有文马千驷,不如西山啜薇,猗嗟富贵良何为。
瞻彼青青兮陌上林,秾华灼灼兮一何早。
凉风有时漂摇来吹汝,坐见凄凄白露满芳草。
愿采青松寄情亲于远道。
买陂塘.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诸君子高宴各赋看新张二截见赠余既依韵和之复为诗馀二阕以志感焉·其一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
绋纚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
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臣之壮也。
似落魄相如,穷居仲蔚,寂莫守蓬舍。
江南好,未免閒情沾惹。风光又近春社。
茶铛药碓残书卷,移趁半江潮下。无广厦。
听快拂花梢,燕子营巢话。香销烛灺。
看丁字帘边,团团寒玉,又向板桥挂。
读天游集·其一
君平成都隐,室无儋石储。
罗冲家万金,往遗倾后车。
我馀子不足,遗我将安居。
笑谓平生过,酬称良非虚。
我尝宿卿家,周览子室庐。
见子朝夕间,汲汲无少舒。
我卜不下堂,垂帘常晏如。
馀钱累数百,凝尘委床隅。
以兹对相较,岂不我有馀。
王生景芳躅,特笔天游书。
览之重有感,长叹仰天衢。
斯贤诚旷代,冲也今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