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电光(diàn guāng)的意思:指闪电般的速度和光芒。
多烦(duō fán)的意思:非常烦恼,非常苦恼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佛道(fú dào)的意思:佛道是指佛教和道教,代表了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的两大主要流派。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浪海(làng hǎi)的意思:比喻形势险恶或困境重重的局面。
灵物(líng wù)的意思:指具有神奇或超自然力量的物品,也可指能够激发人们灵感、情感或思考的事物。
路心(lù xīn)的意思:指在行走或做事时,心中始终保持警觉、警惕。
论心(lù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对他人的内心感受或意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漂漂(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美丽动人,引人注目。
瞥然(piē rán)的意思:突然看到,一瞬间看清楚。
普遍(pǔ biàn)的意思:普遍指的是广泛存在或普及的意思,表示事物或现象在很多地方或很多人中都有出现。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世途(shì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或事业的发展历程。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忘机(wàng jī)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纷扰,心无挂碍,达到超脱的境界。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虚廓(xū k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空洞、不实在。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灵(yī lí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一下子变得灵活、敏捷或有活力。
一法(yī fǎ)的意思:指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 翻译
- 我自从来到天台山,已经历过无数次往返。
身心像云和水一样自由,悠然地来去自如。
逍遥生活远离尘嚣,忘却机心深悟佛道。
世间道路复杂人心迷惘,众生常常陷于烦恼之中。
沉沦在无尽的欲望之海,轮回于三界难以自拔。
可惜那颗纯净的心灵,从最初就被外界所掩埋。
生命如同电光火石般短暂,生死纷扰如尘埃遍布。
我特地去寒山探访,拾得也常来常往。
我们谈论心灵映照明月,虚空广阔没有阻碍。
佛法的领域无边无际,一切法门都涵括其中。
- 注释
- 余自:我自己。
天台:指天台山,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名山,也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凡经:总共经历。
万回:形容次数极多。
一身:全身,指自己。
云水:比喻行踪不定,生活自由。
悠悠:悠闲的样子。
去来:来去,指行为自由不受拘束。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绝无闹:完全没有喧嚣烦扰。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心,指心灵纯净。
隆佛道:推崇、深入佛教的修行之道。
世途:人世间的生活道路。
岐路:岔路,比喻人生的选择和迷茫。
众生:一切有情生物。
烦恼:忧虑、困扰。
兀兀:深陷的样子,这里指沉迷。
沈浪海:比喻沉浸在欲望或苦难中,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
轮三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中轮回。
一灵物:指人的灵魂或纯真的本性。
无始:没有开始,指时间久远。
被境埋:被外界环境所掩盖、迷失。
电光:闪电的光芒,比喻生命短暂。
瞥然:一瞬间,突然。
生死:生命的开始与终结。
纷尘埃:纷乱如尘埃,形容生死之事繁多而微不足道。
寒山:唐代隐士,也是诗僧,此处可能指代高洁之友或修行之地。
拾得:与寒山齐名的唐代诗僧,象征着知音或修行伴侣。
常往来:经常互相访问交流。
论心:讨论内心世界。
话明月:以明月为喻,谈论高洁、明亮的心性。
太虚:广阔的天空,比喻心境的无限与空旷。
法界:佛教术语,指一切存在和现象的总体。
无边:没有边际,表示广大无垠。
一法:一切法的根本或统一性。
普遍该:无所不包,遍及一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天台山的修行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忘我境界的心境。"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两句,通过反复的修行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精神追求的坚持。"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随遇而安的心态。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写出了诗人在天台山中远离尘嚣、专注于佛法修行的情景。接下来的"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则是对尘世间众生迷惑和苦恼的同情。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用海浪比喻世事无常,轮回不息,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深刻体悟。"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则是诗人对于众生长久被外界所束缚而不能自拔的哀叹。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描绘了生命如同电光般短暂,而生与死之间充满着世间的迷雾和无常。"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则是诗人在修行中对朋友的思念,以及精神上的交流。
最后两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表达了通过内心的清净与明月相映衬,达到一种无边界的自由自在。"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则是对佛法本质的认识,即它超越一切限制,是普遍且包容万物的。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生命无常以及众生苦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