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轩宜有晚,恙枕竟无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感通(gǎn tōng)的意思:互相感应、互相交流。
歌人(gē rén)的意思:指能歌善舞的人,也用来形容才艺出众的人。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望云(wàng yún)的意思:形容盼望不已,期待心切。
薤歌(xiè gē)的意思:指悼念死者的歌曲。比喻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怀念和悼念之情。
鱼轩(yú xuān)的意思:指人物聚集的场所或居所。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执绋(zhí fú)的意思:执控绳索,比喻掌握权力或主导局面。
- 翻译
- 七十七年的春天,我身着斑衣在堂上迎接新气象。
鱼轩(书房)应有宁静的夜晚,但病榻上却不再有清晨的期待。
徒然感受到亲朋好友的悲伤泪水,难以跟随送葬的尘土前行。
遥望白云飘荡,仿佛看见老人的灵魂飞升,姑且让哀歌陪伴薤笛声。
- 注释
- 斑衣:指老年人穿的色彩斑斓的衣服,表示年迈。
鱼轩:古代书房的别称,此处指书斋。
恙枕:病榻,形容病重卧床。
执绋:送葬时牵引灵柩的绳索,代指丧事活动。
望云飞老:想象中的亡者灵魂升天,如白云般飘逝。
薤歌:古代挽歌的一种,哀伤的歌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为悼念校书郎方公夫人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开篇点出夫人已度过漫长岁月,春天来临却未能再睹其身影,暗示了岁月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鱼轩宜有晚,恙枕竟无晨",鱼轩象征着夫人的高贵身份,此处暗示她的生活本应安享晚年,但疾病却剥夺了她清晨的到来,令人痛心。
"空感通家泪,难随执绋尘",诗人感慨亲友间的悲痛泪水,自己却无法亲自送别,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惋惜和自己的无力感。
"望云飞老□,聊聒薤歌人",最后一句尤为动人,诗人想象夫人化为白云飘向远方,而自己只能以凄凉的薤歌声陪伴,表达了对亡者的思念和对生者慰藉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节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夫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酉仲春家大人来视别后奉寄长句
喜拜严亲鸠杖前,东风菖叶杏花天。
苍颜白发观兹世,酒量诗怀似昔年。
远道暂来看弱息,空囊无计奉初筵。
漉巾村醴权称寿,出网江鱼算剸鲜。
驻景愿求千岁药,负暄还御八蚕绵。
归梁落燕飞仍急,出谷雏鹂啭乍圆。
服训久谙兰可制,酬恩真信海难填。
桃溪篷艇朝冲雨,萝径奚囊晓醉烟。
彩服追随乐真隐,吾庐遥望白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