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大奸(dà jiān)的意思:形容人极其狡诈狠毒,心机深沉。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公信(gōng xìn)的意思:指公众对某个机构、组织或个人的信任和信赖。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广州(guǎng zhōu)的意思:指广阔、辽阔的地方。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骏逸(jùn yì)的意思:形容马儿奔跑时的姿态轻盈、自由,也比喻人的才华横溢、气质高雅。
康庄(kāng zhuāng)的意思:指安康、安乐、幸福的场所或状态。
来下(lái xià)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即将发生或即将出现。
廉公(lián gōng)的意思:廉公是指廉洁公正,不贪污受贿,为官清正廉洁的意思。
民所(mín suǒ)的意思:指人民的住所或居住地方。
屏息(bǐng xī)的意思:屏息指屏住呼吸,停止呼吸。形容人因紧张、害怕、震惊等而突然停止呼吸的状态。
骐骥(qí jì)的意思:形容卓越的才能或杰出的人物。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名为沈尹北的将领出征的情景。诗中以“清朝选骏逸,骐骥入驰驱”开篇,将沈尹北比作骏马,预示着他即将在战场上展现非凡的才能和勇气。接着,“发轫试康庄,来下广州车”,形象地描述了沈尹北出征的壮阔场面,他如同驾驭着战车,驰骋在广袤的大地上。
“庭前雀可罗,门绝故人书”,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沈尹北出征后,家中冷清的景象,门前不再有故人的问候,仿佛连鸟雀都感到寂寞,不再停留。这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沈尹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大奸与巨姓,屏息若籧篨”,这里通过比喻,形容那些邪恶势力和权贵们,在沈尹北的威严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如同被风吹动的草席一般,显得渺小而无力。这不仅赞扬了沈尹北的军事才能,也暗示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最后,“廉公信有威,赫赫民所都”,点明了沈尹北之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戴,是因为他的廉洁公正和强大的威慑力。这句话不仅是对沈尹北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明朝时期理想政治人物形象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尹北出征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理想政治和正义力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至日喜雨漫吟
昨夜天河浪几掀,朝来玉女倾洗盆。
云生石路离离黑,雾压峰头冉冉惛。
采芜怨女持筐返,徂隰悲农绕树喧。
解颜相劝逢耕侣,不惮泥濡探水痕。
欢呼远入幽人耳,萝薜萧森气染门。
虽无尺地沾时泽,亦许苍凉出废园。
我有馀心寄碧蒹,未秋得露倚流翻。
因兹偶际天地解,遇雨之吉岂徒言。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其一庚桑楚
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利。
寇莫大阴阳,心则使之至。
畏垒祝庚桑,庚桑宜远避。
亲誉及畏侮,其来必以次。
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
使民相盗轧,岂不由贤智。
贤者建人杓,犹令人交刺。
是以南荣趎,蹙然悲生寄。
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
此义终抱一,卫生宁可二。
侗然儿子初,安得人鬼忮。
宇宙出天门,有无分两位。
自无之有难,自有归无易。
名实介眉閒,死生失交臂。
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
无为无不为,万物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