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
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日归向旧时之山的场景与情感。首句“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和不安。蝉鸣声充盈于林,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彰显出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则透露了诗人归程可能会迟缓,以及面对离别之苦痛。这里的“上国”指向故乡或旧时所在之地,而“孤峰”象征着孤独和挑战,表明即便是回到熟悉的地方,也难以割舍内心的牵绊。
接下来的“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则描写了秋日行程中的景色与氛围。远方的山川尚未抵达,而鸿鹄之声尚未来临,却已感受到江边夜晚的清冷,这些都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在映射。
最后,“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则表明尽管自然景物令人留恋,但对于行者而言,旅途中的风光再美,也难以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对归宿的无奈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旅行中的哲思,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秋日归乡图。
小帘恻恻西风,秋阴庭院莓苔涴。
薄寒弄色,将愁和恨,纨扇抛过。
扇影欺晨,瓶香泛水,露红林果。
最无聊凉思,沈吟徙倚,阑干悄,閒时我。
又是悲秋一个。注南华、旧情犹左。
去年断梦,怕题残句,笛声吹破。
眼底流光,指尖心事,数余花朵。
恁悤悤误了,芳馨一掬,碧罗巾裹。
名山事业无穷,高人成就天缘造。
斯文未坠,留存硕果,岿然一老。
早入承明,郁为耆献,士林师表。
喜精神龙马,稀年健胜,得天厚,尘寰少。
老圃秋容入画,侑瑶觞、霜腴正饱。
晚香堂启,魏公高致,允称同调。
鸿文寿世,古欢尤羡,嫏嬛身到。
纪添筹、屈指期颐,岁寒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