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层碧(céng bì)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景色美丽。
朝山(cháo shān)的意思:指朝拜山神或山神庙宇,也可引申为向山行进。
次公(cì gō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正,品德不高尚。
点青(diǎn qīng)的意思:表示通过点缀或装饰使事物更加美丽或引人注目。
发硎(fā xíng)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发展,还未成熟。
非谓(fēi wèi)的意思:非谓指的是不是谓语的部分,即除了谓语以外的其他成分。
郡城(jù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的县城,也泛指行政机构所在地。
狂态(kuáng tài)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态度异常激烈、疯狂。
庖丁(páo dīng)的意思:指熟练的厨师或屠夫,也用来比喻精于某种手艺或工作的人。
贫身(pín shēn)的意思:形容身体瘦弱,衣着破旧。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适性(shì xìng)的意思:根据情况和条件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方式或方法。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性灵(xìng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或灵性。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治理(zhì lǐ)的意思:指对事物进行管理和处理,以达到稳定、有序的状态。
拄笏(zhǔ hù)的意思:拄笏是指古代官员在行进中所用的一种仪仗,用于拄着、扶持行走。引申为扶持、支撑、依靠。
原宪贫(yuán xiàn pín)的意思:原本贫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郡城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联“郡城潇洒近岩扃,乐对琴书适性灵”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闲适情调,诗人以琴书为伴,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慰藉。颔联“原宪贫身非谓病,次公狂态本来醒”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清醒自持人格的推崇。颈联“朝山拄笏千层碧,夜阁然藜一点青”描绘了清晨登山、夜晚读书的情景,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尾联“疏钝无能裨治理,发硎新刃愧庖丁”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治理国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省。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
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
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
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
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
今年六月大剧热,支头白石弇山堂。
松阴漏日时到地,忽有剥啄惊羲皇。
长须孟浪挟刺入,一老褦襶随踉跄。
宛然河北病伧父,渐看渐识喜欲狂。
中厨已办暖竹叶,稚子尚欲施桃汤。
寒暄咄咄仅数语,但道身在百不妨。
嗫嚅盘躄态如故,齧决卷波差更强。
阿奴生计夸较可,低畴种秫陂鱼防。
深秋枳道梨枣柿,薄暮喧食鸡猪羊。
方朔怕饥汝怕饱,何必揶揄燕市傍。
为汝屈指仍商量,无家莫问樊寿张。
有社莫傍许子将,尚书大树足荫汝,岁寒秀色能青苍。
吴门处士多失职,鹢首如蚁趋钱唐。
安能局蹐守一方,壶中酒尽长揖去,男儿得意即故乡。
呜呼,男儿得意即故乡。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明·王世贞】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今年六月大剧热,支头白石弇山堂。松阴漏日时到地,忽有剥啄惊羲皇。长须孟浪挟刺入,一老褦襶随踉跄。宛然河北病伧父,渐看渐识喜欲狂。中厨已办暖竹叶,稚子尚欲施桃汤。寒暄咄咄仅数语,但道身在百不妨。嗫嚅盘躄态如故,齧决卷波差更强。阿奴生计夸较可,低畴种秫陂鱼防。深秋枳道梨枣柿,薄暮喧食鸡猪羊。方朔怕饥汝怕饱,何必揶揄燕市傍。为汝屈指仍商量,无家莫问樊寿张。有社莫傍许子将,尚书大树足荫汝,岁寒秀色能青苍。吴门处士多失职,鹢首如蚁趋钱唐。安能局蹐守一方,壶中酒尽长揖去,男儿得意即故乡。呜呼,男儿得意即故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467c7143069910774.html
崇明陆叟移居吴城以上元夕生儿友人索赠
君是东海人,却爱吴阊土。
抱得照乘珠,一朝归合浦。
此珠煜煜光欲然,掌上谁能不见怜。
来从老蚌无双美,把向明蟾一对圆。
银灯膏火千门动,上元夫人亲抱送。
他年拂拭向秦廷,十五连城玉争重。
章丘张虞部子发考绩便道归寿其父母为成古体应之
我昔游阳丘,其土秀而丰。
近有女郎山,远有丈人峰。
蒸为芝与兰,扬芬于帝宫。
凤皇从北来,口衔紫泥封。
云霞光照耀,山峰对巃嵷。
堂上双和鸣,音声何雍雍。
制锦为彩衣,割禄充朝饔。
俱称千金寿,行乐浩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