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述(chuán shù)的意思:传递和传播消息或信息。
得正(de zhèng)的意思:得正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获得正当的权益或地位。它指的是通过合法手段或正确途径取得应得的利益或地位。
东莱(dōng lái)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到了陌生的地方。
涪翁(fú w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状态。
亲授(qīn shòu)的意思:亲自教导或亲自传授知识、技能。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授记(shòu jì)的意思:传授知识或技能,教导学生记忆。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印可(yìn kě)的意思:表示同意或批准。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正宗(zhèng zōng)的意思:指真实、真正的、地道的。
- 注释
- 少陵:指杜甫,因其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以籍贯自称少陵野老。
衣钵:原指佛教僧侣传授衣和钵,这里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承。
涪翁:指黄庭坚,字鲁直,自号涪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东莱:指杨时,人称龟山先生,是北宋理学家,与程颐、程颢合称“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正宗:正统,正宗的学术或艺术流派。
亲授记:亲自传授的知识或经验。
印可:得到认可或批准。
谁更从:还有谁能跟随或效仿。
- 翻译
- 杜甫的诗风在涪翁那里得到了传承,他被认为是东莱学派的正统继承者。
听说他曾亲身接受过教导,不再寻求别人的认可,他是独一无二的追随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寄刘凝远峦四首》中的第三首,主要谈论的是文学传承。"少陵衣钵在涪翁"一句,以杜甫(号少陵野老)的诗歌风格为典故,暗指刘凝远峦(即刘峦)继承了唐代大诗人的精髓。"涪翁"可能指的是黄庭坚,他曾师从杜甫,被誉为“涪翁”,在文学上与杜甫一脉相承。"传述东莱得正宗"进一步强调刘凝远峦在文学上的正统传承,"东莱"可能指的是东莱太守,这里代指正宗的学术传统。
"闻道曾经亲授记"表达了对刘凝远峦曾亲受高人指点的敬佩,暗示他的学问深厚,非寻常途径可得。"不求印可谁更从"则表达了对刘凝远峦独立特行、不拘泥于他人认可的态度的赞赏,他追求的是真知灼见,而非世俗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刘凝远峦诗才和学术追求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赵蕃对于严谨学术传承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