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卉(bǎi huì)的意思:形容花草繁盛,各种各样的花草。
闭关(bì guān)的意思:闭关是指修行者或学者为了专心学习或修炼而隐居起来,不与外界交往。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芳芷(fāng zhǐ)的意思:形容香气芬芳。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宫徵(gōng zhǐ)的意思:指古代音乐中的两个音阶,也比喻事物的变化。
慧人(huì rén)的意思:聪明智慧的人。
豁尔(huō ěr)的意思:豁尔指的是心胸开阔、豁达大度,不计较小事,能够宽容接纳他人的意见和行为。
聊且(liáo qiě)的意思:指临时应付,随便应付。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鸟音(niǎo yīn)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鸟儿鸣叫的声音。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玩世(wán shì)的意思: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以为意,漠视世俗之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息影(xī yǐng)的意思:停止行动,不再出现。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新茗(xīn míng)的意思:新出的茶叶,比喻新近出现的人或事物。
形神(xíng shén)的意思:形态和神态。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正始(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当的开始或开端。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指授(zhǐ shòu)的意思:指引和教导。
朱紫(zhū zǐ)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的宫殿、官府,也泛指权贵显贵的府邸。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宗门(zōng mén)的意思:指某一门派、学派或组织的总部或总机构。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李觉斯在夏日与友人拜访一位名为天然和尚的僧侣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院清幽的环境和僧侣高洁的智慧。
首句“息影久闭关”点明了僧侣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烟景隔城市”则描绘出禅院与外界的隔离感。接着“山色不到门,鸟音少入耳”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
“兹来扣禅扉,风物何清美”表达了诗人对禅院清新美景的赞叹。随后,通过“林深暑气薄,百卉献朱紫”描绘了夏季林间凉爽、百花争艳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禅院的宁静。
“荷香扑面来,鸟语奏宫徵”两句,以荷香和鸟鸣渲染了禅院的氛围,将视觉、听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泠泠清磬声,袅袅茶烟起”描绘了僧侣诵经与品茗的场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精髓。
“山僧智慧人,大阐宗门旨”赞美了僧侣的智慧与对佛法的深刻理解。“法华自庄严,指授皆正始”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庄严与正确指导的重要性。
最后,“啜我以新茗,复茹以芳芷”表现了僧侣以茶会友的情景,体现了禅宗文化中的待客之道。“相对共清言,行行聊且止”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心灵的契合。
“兴尽复弹棋,形神俱豁尔”展示了诗人与僧侣在棋盘上的互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解脱与愉悦。“笑玩世间人,那能不禅喜”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禅喜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禅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叶观文送杏花
春风不与寒威争,轻雷自转惊群萌。
纷纷桃李厌开谢,杏萼一吐增双明。
吾侪小人不敢触,走送夜閤浮香倾。
平明七字为题品,蛮触不战收降兵。
哦诗正喜涵清冰,攀条已恨飞红英。
爱花不似爱诗苦,世上馀物俱无情。
使君唤客有高致,半道未许杯盘成。
舁篮日月走台皂,不用二字邀门生。
长檠照席语倾座,一笑转我苍颜赪。
更穷山水访禅寂,欲去政恐讥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