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莽(cǎo mǎng)的意思:指平民百姓、底层人士。
颠连(diān li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上忽下,变化不定。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胡马(hú mǎ)的意思:指匈奴的马,也用来比喻野蛮而难以控制的人或事物。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空负(kōng fù)的意思:指本应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使得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没有得到实现。
凭陵(píng líng)的意思:依靠、倚赖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异族(yì zú)的意思:指不同种族或民族的人群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灶突(zào t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莽撞、不讲礼貌。
着鞭(zhuó biān)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鞭子着在马身上,形容速度非常快。
祖生(zǔ shēng)的意思: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
- 鉴赏
这首诗《阙题》由清代诗人黄殿元所作,通过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民族情感,描绘了边疆危机与国家命运的沉重主题。
首联“异族凭陵起塞边,万家灶突久无烟。”开篇即以“异族”入侵为背景,描绘出边疆地区因战争而陷入荒凉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炊烟不再升起,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
颔联“愧他胡马三千骑,占我河山二万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敌军的侵略与我方国土的历史悠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敌人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失去领土的痛惜之情。三千骑虽少,却能占据二万年的河山,暗含了对侵略者不屈不挠精神的无奈与感慨。
颈联“故国衣冠沦草莽,汉家儿女若颠连。”将视角转向历史深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暗示了在战争中,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残酷。衣冠沦落草莽,儿女颠沛流离,体现了战乱对社会秩序的彻底摧毁。
尾联“着鞭空负祖生志,是日如归带血旋。”以祖逖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抗敌救国之志的遗憾与自责。即使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也渴望能够像祖逖那样,为国捐躯,即使归去也是带着鲜血,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强敌时的无力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