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池避暑二首·其二》
《东池避暑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翠石琅玕色,长杨风雨声。

不须剧饮此地有馀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剧饮(jù yǐn)的意思:形容喝酒时饮量大、喝得很猛烈。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杨风(yáng fēng)的意思:指风势很大的样子,也形容人的气势雄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东池边的避暑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首句“翠石琅玕色”,以“翠石”和“琅玕”来比喻池边的石头,赋予其碧绿如玉的色泽,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长杨风雨声”一句,通过“长杨”(高大的树木)与“风雨声”相结合,不仅渲染了夏日午后微风拂过树梢的宁静,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律动与和谐。

“不须醉剧饮,此地有馀清。”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借助酒力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因为这东池边的环境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心灵的清凉与满足。这里的“馀清”既指环境的清凉,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九月廿二日承钟元卿六月二十日书且有卜邻之约未知能遂否也赋答意

九月初承六月书,过时不敢问何如。

故园早已黄花后,南国相将白雁初。

直以亲情能数问,可缘贫贱转相疏。

卜邻预喜过从近,远愧江湖未定居。

(0)

送况吏目归西山

南郡城如铁,西山翠作屏。

六年佐州幕,千里望亲庭。

簿领仍相绊,干戈苦未停。

晓衙冲暗曙,夕骑戴明星。

故里烟尘隔,澄江风浪宁。

赋归花苒苒,送别柳青青。

断港移兰桨,晴沙注玉瓶。

东南烽火后,几处短长亭。

(0)

赠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斋前黄棠棣生于山茶两株之间春花夏条扶疏可爱兹始及秋而萎黄日见矧后此霜霰交积之时乎感赋一首·其七

弱质不自植,扶疏故满林。

繁英春后尽,病叶雨中深。

斩伐非吾意,匡持见夙心。

山茶亦何事,晏岁足清阴。

(0)

题山水画四首·其四苏子曕赤壁赋

清夜放船好,长江正渺如。

风行流水上,月出远山初。

飞鹤盘空迥,潜蛟隐浪虚。

英雄有遗恨,临泛独踌躇。

(0)

北平十二咏·其三马蔺子

蔺草何人种,丛生故近兰。

叶长书带小,根瘦彗芒乾。

牛马何曾食,樵苏自不干。

遥怜南郡客,更作水仙看。

(0)

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秋屏列岫之间,乃有万氏之圃,幽人之居。

门前青柳日系马,池上紫菱时钓鱼。

前年尘起龙沙北,万氏林居总萧瑟。

杨君好事惜奇胜,为写池亭寄秋色。

两松落落千尺长,高云不动江风凉。

谁能低头事权势,便思濯足歌沧浪。

东南连年困兵革,人生安居那可得。

向来华屋今谁在,忽忆旧游心惨恻。

君不闻王维别业孟城隅,亦有亭馆临欹湖。

当时胜迹逐云往,至今传得辋川图。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