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知弃城市,经席许频温。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墨痕(mò hén)的意思:指用墨水写的字迹。比喻文章或书画的风格和气韵。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诗味(shī wèi)的意思:指作品中蕴含的诗意、文学艺术的韵味。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醉墨(zuì mò)的意思:形容写字或绘画时心神专注,如痴迷醉心,不知疲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联“落日芦花雨,行人谷树村”以夕阳、芦花和细雨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的乡村图景,行人在谷树环绕的村庄中穿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青山时问路,红叶自知门”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青山以询问者之态,红叶则仿佛是门户的守卫,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理解。
颈联“苜蓿穷诗味,芭蕉醉墨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苜蓿与芭蕉,既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成为了诗人情感与思考的载体,通过“穷诗味”与“醉墨痕”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创作的灵感。
尾联“端知弃城市,经席许频温”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滋养,因此愿意放弃城市的喧嚣,经常温习经典的书籍,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憩农家
似阴还似晴,好风弄轻柔。
土膏春犁滑,竹深鸣禽幽。
农家颇潇洒,㶁㶁清泉流。
蹇余入茅檐,解带为小留。
荆钗三两妇,竞将机杼投。
吹炉问官人,肯吃村茶不。
群儿窗下读,千字文蒙求。
余因拊其背,劝汝早休休。
泓颖才识面,白尽年少头。
耕食而凿饮,胡不安箕裘。
乃翁听我言,急把书卷收。
遣儿出门去,一人骑一牛。
仰山行
平生几两谢公屐,爱山爱水真成癖。
集云峰在指顾间,年来抗尘乃绝迹。
西风从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九秋颢气接岚气,五里松声答泉声。
招提金碧压深窈,钟鼓四时递昏晓。
梵音独许山鸟听,禅梦不惊胡蝶绕。
土腴露饱蔬笋鲜,一粥一饭天上僧。
伊蒲供罢日卓午,浮空半是烹茶烟。
四藤欲知阁中味,万字欲参堂上意。
请将此事且姑置,坐看山雨濯晚翠。
永遇乐·其一重明节
金昊行秋,季商回律,天气佳处。
瑞应皇家,祥开圣旦,宝历绵基祚。
瑶池人祝,钧天乐奏,湛露宴均寰宇。
万花覆、千官尽醉,盛事顿超今古。
中兴天统,四三传序,揖逊自归明主。
黄屋非心,萝图有永,还付当今主。
希夷高蹈,寿康长保,五世祖孙欢聚。
尊之至,千秋令节,万年圣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