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嗒然(tà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或忽然的样子,表示事物发生的瞬间。
淡泊(dàn bó)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不贪求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
蒂芥(dì jiè)的意思:指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缓急(huǎn jí)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要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来决定,不可以操之过急或拖延。
救时(jiù shí)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机,及时解决问题。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匡扶(kuāng fú)的意思:指扶正、扶助,纠正错误,使社会得到正常发展。
鲁叟(lǔ sǒu)的意思:指老人,尊称年老有德行的人。
洒脱(sǎ tuō)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拘束、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无蒂(wú dì)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缺乏根本或根基不稳固。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吁怪(yù guài)的意思:呼吁奇怪的事情或现象。
至精(zhì jīng)的意思:指非常精湛、高超或完美无缺的程度或品质。
自快(zì kuài)的意思:自己高兴、自得其乐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登泰山五首》中的第五首。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心学著称,与朱熹的理学相对立,提出了“致良知”的理念。
诗中,王守仁以登山为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思考。他首先提到自己虽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但实际却无法施展,只能在心中空想。接着,他在万峰之巅孤独地坐着,仿佛遗世独立,内心平静,没有世俗的牵绊。他感叹人生的追求,认为淡泊名利才是真正的自由,洒脱无拘束,内心没有杂念。
王守仁进一步指出,面对世人的不解和嘲笑,他并不强求解释,只是以微笑回应。他甚至觉得,如果孔子生活在现代,恐怕也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只能自我满足于这种内心的快慰。
整首诗通过登山这一形象,展现了王守仁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体现了他心学的核心理念——“致良知”,即通过内心的反省和修养,达到道德和智慧的提升。
汹汹松风。更浮云皓皓,轻度春空。
精神新发越,宾主少从容。犀箸厌,涤昏懵。
茗碗策奇功。待试与,平章甲乙,为问涪翁。
建溪日铸争雄。笑罗山梅岭,不数严邛。
胡桃添味永,甘菊助香浓。投美剂,与和同。
雪满兔瓯溶。便一枕,庄周蝶梦,安乐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