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风何事鹳双下,唤雨忽闻鸠一鸣。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床屋(chuáng wū)的意思:指以床为房屋的简陋住所,形容生活贫困、条件艰苦。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接地(jiē dì)的意思:接触地面,与大地连接。
空无(kōng wú)的意思:形容空虚无物,毫无内容或价值。
门对(mén duì)的意思:指两扇门相对而立,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或人在位置上完全对称。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屋漏(wū lòu)的意思:屋顶漏水。比喻家中有隐患或内部问题被暴露出来。
吴地(wú dì)的意思:指吴国,也指江南地区。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方春天多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连绵阴雨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南国春来不肯晴,阴云接地暗山城”,开篇即点明主题,以“不肯晴”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南方多雨的特点,接着用“阴云接地暗山城”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昏暗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片阴郁的景象之中。
颔联“翻风何事鹳双下,唤雨忽闻鸠一鸣”,通过鹳鸟和斑鸠的行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雨变化融入其中。鹳鸟在翻风时双飞,斑鸠在呼唤雨水时鸣叫,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风雨的不可预测性。
颈联“处处蚕饥吴地妾,床床屋漏杜陵生”,转而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蚕因雨季而饥饿,吴地的女子生活困苦;屋漏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杜陵(唐代诗人杜甫的故乡)在这里被借用来形容这种普遍的贫困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尾联“莺花三月空无赖,独掩柴门对短檠”,以莺啼花开的三月春景反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人独自在家,面对着油灯(短檠),表达了在美好春光中却无法享受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状态的细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