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竿依带绶,江草秣花骝。
恨识仇香晚,真非百里俦。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苏季子的官员,其生活与工作环境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中以“翩翩”形容苏季子的风度,显示其不凡之气。栖息于“棘海中洲”,暗示其身处偏远之地,却依然保持高洁之志。矮小的房屋,以茅草作为栋梁,既展现了简朴的生活方式,也寓意着主人的淡泊名利之心。官职虽为“闲曹”,却如同海边的鸥鸟一般自由自在,远离尘嚣。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苏季子的生活细节:手持渔竿,与鱼儿共舞,似乎在政务之余享受着自然的乐趣;马匹在江边吃草,悠闲自得,映衬出主人生活的闲适与和谐。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季子的敬意与惋惜之情,“恨识仇香晚,真非百里俦”。意思是遗憾未能早些认识这样一位真正的贤能之士,将其比作古代的贤相仇香,认为他远非仅限于百里之内的才能,而是具备更广阔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苏季子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才的珍视与惋惜,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和期待。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縆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一虏动边陲,用兵三十万。
天威岂不严,贼首犹未献。
自古王者师,有征而不战。
胜败系人谋,得失由庙算。
是以天子明,咨询务周遍。
直欲采奇谋,不为人品限。
公车百千辈,下不遗仆贱。
况于儒学者,延纳宜无间。
如何任生来,三月不得见。
方兹急士时,论择岂宜慢。
任生居太原,白首勤著撰。
闭户不求闻,忽来谁所荐。
人贤固当用,举缪不加谴。
赏罚两无文,是非奚以辨。
遂令拂衣归,安使来者劝。
嗟吾笔与舌,非职不敢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