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四》
《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其十四》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四顾惟一水,此身能几何

野行积潦,川涉更惊波

直恐山根断,真疑地轴颇。

小臣奔走职,筋力消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积潦(jī lǎo)的意思:指积水潦草,形容事物杂乱无章,不整齐。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山根(sh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部分或基础。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野行(yě xíng)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远离尘嚣,与自然亲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中元谒陵遇雨二十首》中的第十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雨中行进的情景,通过“四顾”、“野行”、“川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诗人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不禁发出“此身能几何”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同时,“直恐山根断,真疑地轴颇”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山川变化,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小臣奔走职,筋力任消磨”则透露出诗人作为官员在公务繁忙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精神面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代人上师垣生辰·其七

不用天河洗甲兵,只凭直道致升平。

三王事业贤臣主,一代师儒难弟兄。

屡薄赋徭民鼓舞,尽除氛翳国清明。

休将前古论今日,万古无人敢抗衡。

(0)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某以病起不及饯送为三绝·其三

扛鼎拔山谁长雄,八千号数誇江东。

公家子弟又可用,要与父兄成大功。

(0)

山中寄外·其十四

寄郎三片玉,至今无报音。

深山多古迹,不得共郎寻。

(0)

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其一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

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

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

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擪长笛。

(0)

撚髭

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0)

雪尽

雪尽孤峰瘦,家贫老梦寒。

春鞭双影动,岁节五更残。

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

时危从道丧,不敢弃儒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