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其二》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识度明哲风猷缙绅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翰墨时争宝,词章晚愈新。

哀文伯母悲感路傍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文(āi wén)的意思:指表达悲伤、感伤之情的文字或文章。

悲感(bēi gǎn)的意思:悲伤的感觉。

伯母(bó mǔ)的意思:伯母是指父亲的姐姐或者婶婶,也可以用来泛指年长的女性亲戚。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风猷(fēng yóu)的意思:指人的气质、举止、谈吐等方面的风度和品质。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洪钧(hóng jūn)的意思:形容人才济济,众多雄杰。

缙绅(jìn shē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明哲(míng zhé)的意思:指聪明、明智。

识度(shí dù)的意思:指辨别事物的能力,识别度高。

推明(tuī míng)的意思:指通过推理、推测等方法来明确事物的真相或内在的道理。

文伯(wén bó)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中寿(zhōng shòu)的意思:长寿,寿命长久

翻译
智慧识别出贤明之人,风范行为使士大夫们亲近。
怎能只活到中年就止步,未能掌握国家大权。
书法和文章时常被争抢为珍宝,晚年创作更显新颖。
痛哭悼念文伯的母亲,悲伤之情让路边人都感到悲痛。
注释
识度:识别,识别出。
推明哲:贤明之人。
风猷:风范行为。
蔼:亲近,和睦。
缙绅:士大夫。
中寿:中等寿命,一般指六七十岁。
秉:执掌,掌握。
洪钧:比喻国家大权。
翰墨:书法和墨宝。
词章:文章。
晚愈新:晚年更加新颖。
哭哀:痛哭。
文伯母:文伯的母亲。
悲感:感到悲伤。
路傍人:路边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宋宣献公(即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吕夷简)所写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吕夷简深沉的敬仰和对其早逝的哀悼之情。

"识度推明哲",赞扬了吕夷简的智慧和高尚品格,他的见识和度量被人们推崇为明智之士。

"风猷蔼缙绅",则描绘了他的德行风范,使朝廷内外的官员都深受其影响,和睦融洽。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惋惜吕夷简未及享尽天年,未能继续在国家大政上发挥重要作用。

"翰墨时争宝,词章晚愈新",称赞他在书法和文学上的成就,即使晚年,其作品仍受人珍视,不断展现新的艺术魅力。

"哭哀文伯母,悲感路傍人",表达了诗人和其他人为吕夷简的母亲哀悼时,悲伤的情感强烈到路边过客都能感受到。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故人的高度评价,也是对逝者深深的怀念。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六十九

差著即须行,遣去莫求住。

名字石函里,官职天曹注。

钱财鬼料量,衣食明分付。

进退不由我,何须满优衢。

(0)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六

正邪乖明昧,善恶异相征。

大慈降梵志,乘空各变形。

六千俱舍执,七众各休祯。

邪徒虚抗志,鍱腹浪求名。

身子多才智,陵化照机庭。

四辩无不可,六通奋英情。

乘权摧异见,伏邪同幽冥。

自知荧光劣,徒诤太阳精。

(0)

咏景十首·其四缆船洲

笑抛渔艇入苍茫,岂意壶中岁月长。

归到荒洲无觅处,萋萋芳草对斜阳。

(0)

题壁二绝·其二

昔时曾卧龙湫水,今日止兹续旧游。

何处酒家堪醉月,兴酣解却白狐裘。

(0)

与何致雍僧贯徽联句·其一

青蛇每用腰为力,红苋时将叶作花。

(0)

墙阴沙岸静,岛色海山孤。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