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房 元 直 赴 北 京 唐 /严 维 犹 道 楼 兰 十 万 师 ,书 生 匹 马 去 何 之 。临 岐 未 断 归 家 目 ,望 月 空 吟 出 塞 诗 。常 欲 激 昂 论 上 策 ,不 应 憔 悴 老 明 时 。遥 知 到 日 逢 寒 食 ,彩 笔 长 裾 会 晋 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长裾(cháng jū)的意思:长袍的下摆,比喻地位高贵或者有权势。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激昂(jī ánɡ)的意思:形容情感或声音激动、高亢。
晋祠(jìn cí)的意思:晋祠是指晋代的祠堂,也用来比喻过时、陈旧的事物。
临歧(lín qí)的意思:临近分岔口时,要谨慎选择方向。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匹马(pǐ mǎ)的意思:指两匹马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意思。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望月(wàng yuè)的意思:指对月亮的向往和思念,也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 注释
- 犹道:仍然说。
楼兰:古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十万师:指大量军队。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匹马:单独一人。
临歧:面对岔路,比喻处于抉择的关头。
未断:没有断绝。
归家目:回家的视线,此处指思乡之情。
望月:仰望月亮,常有思乡之意。
空吟:徒然吟唱。
常欲:时常想要。
激昂:情绪激动昂扬。
论上策:讨论高明的计策或主张。
不应:不应该。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这里指身心疲惫。
老明时: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老去。
遥知:预知,料想。
到日:到达的那一天。
逢:遇到。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彩笔:喻指文才。
长裾:长袍,代指衣着华丽。
会:相聚。
晋祠:位于中国山西省,这里泛指聚会的地点,可能与晋文化有关。
- 翻译
- 人们还在谈论楼兰古国的十万雄师,读书人单枪匹马又能去哪里呢?
在岔路口我还没有断绝对家的思念,望着月亮只能空自吟诵出塞的诗篇。
我常常想要慷慨激昂地讨论上等策略,不应该在如此明朗的时代中憔悴老去。
遥想你到达的那天正逢寒食节,到时候定会在晋祠以华美的文采和衣着相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踏上归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开篇“犹道楼兰十万师”两句,通过对军队壮观的描述,暗示着书生的雄心和抱负,不仅是个人之旅,更承载着国家的期望。
接着,“书生匹马去何之”一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送别的情景。书生孤身一人,骑着一匹马,前往远方,带着对知识与才华的追求和探索。
“临歧未断归家目,望月空吟出塞诗。”这里,“临歧”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归家目”则是书生对于家乡的眷恋。月亮在夜空中洒下银辉,书生心中充满了思念,也激发出了诗意,将边塞的壮丽与孤独融入文字。
“常欲激昂论上策,不应憔悴老明时。”这两句表达了书生的志向和抱负,他渴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诗人也对那些失意的人产生了同情之心,希望他们不要因此而气馁。
“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节庆的氛围和书生的生活。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而“彩笔”、“长裾”则指的是书生们在此期间所参与的一些文化活动,例如书法、绘画等。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以及对未来抱负和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古代士子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挣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
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
几番海燕传书到,道烽烟,故国冥冥。
忍消他,缘醑金卮,红萼瑶簪。
牙旗锦帐风光好,奈万家闺梦,凄入荒砧。
血沃平芜,可堪废垒重寻。
生怜野火延烧处,遍江南,草尽红心。
更休谈,虫化沙场,鹤返辽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