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秕糠(bǐ kāng)的意思:指不重要、无价值的东西。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常风(cháng fēng)的意思:指一直不变的风向,比喻态度或行为一贯,始终如一。
楚天(chǔ ti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天子,也泛指君主或统治者。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倒峡(dǎo xiá)的意思:指山势险峻,峡谷颠倒,形容险峻异常。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澜倒(lán dǎo)的意思:形容江河湖泊的水势猛烈汹涌,波浪翻滚。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文澜(wén lán)的意思:文化的光辉,形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直气(zhí qì)的意思:指直率、直接、直截了当的气势和态度。
浊世(zhuó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韩泷昌黎庙的拜谒之情,以及对韩愈的敬仰与怀念。首联“梵宫处处摇金碧,韩庙犹瞻泷水旁”以金碧辉煌的佛寺和韩庙为背景,点出地点,营造出庄严而肃穆的氛围。颔联“南去潮阳沧海远,西来衡岳楚天长”通过地理方位的描述,展现了庙宇所在之地的辽阔与深远,同时也暗含着对韩愈生平足迹的追忆。
颈联“文澜倒峡常风雨,直气高峰自雪霜”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赞美韩愈的文章如波涛汹涌的江河,即使在风雨交加中也依然激流勇进;其人格则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在严寒的雪霜中依然挺拔不屈。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韩愈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也对其高尚品格的深深敬佩。
尾联“日晚停舟荐蘋藻,犹怜浊世满秕糠”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与反思。在日暮时分,诗人停舟于庙前,以蘋藻祭祀,象征着对韩愈精神的传承与纪念。同时,“浊世满秕糠”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道德沦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愈庙宇的拜谒,不仅颂扬了韩愈的文学才华和高尚人格,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友楼为孙同知赋
徂徕大夫擅高节,罗浮仙子应同流。
亦有淇园古君子,相伴幽人同一楼。
幽人襟怀绝尘垢,共结寒盟号三友。
百年大梦杳难醒,万古清风长不朽。
贤孙佐郡闽海东,宦成回首归兴浓。
重搆危楼题旧扁,欲修先绪追前踪。
岁暮群芳尽凋歇,三友敷荣心似铁。
相看一笑天地春,权门炙手从渠热。
一枝春.有为听浴词者嫌近熳亵正之以雅
絮扑东邻,艳阳斜、小浃罗衣香汗。
兰汤试否,裍语杜鹃花畔。
窗纱闭响,想卸到、画鸾裙裥。
知尚怯、一缕微风,逗得玉肌寒浅。移时暗闻水溅。
是冰绡三尺,轻匀湿遍。梨花镜里,带雨自怜春软。
窥墙未许,肯帘外、侍儿金赚。
应怕有、雏燕雕梁,看人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