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忝(bù tiǎn)的意思:不以自己的成就为荣,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辍耕(chuò gēng)的意思:停止耕种田地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澹台(tán tái)的意思:指平静、淡泊的心境或处世态度。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画帘(huà lián)的意思:画帘是指用画或绣的帘子,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人物。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讲闻(jiǎng wén)的意思:传说、传闻
妙墨(miào mò)的意思:指写作、绘画等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出类拔萃。
潘郎(pān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高傲自负,不肯屈服。
蒲鞭(pú biān)的意思:指严厉的惩罚或鞭打。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谢事(xiè shì)的意思:表示感谢别人的帮助或款待。
应许(yīng xǔ)的意思: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承诺。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 翻译
- 从前潘郎曾称赞孟公,他的名声早已非同寻常。
您确实不愧为十才子之一,而我老去已成真正光头翁。
辞官怎能再写出优美的文字,即使停止耕作也能与高尚的人交流。
寂静的画帘后,小小的蒲鞭象征着清静,他应该会欢迎淡台这样的朋友来访。
- 注释
- 夙昔:从前,昔日。
潘郎:泛指有才华的男子,这里可能指某位文人。
孟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匪匆匆:并非轻易得来,意指名声长久。
十才子:古代对文学才华出众者的雅称。
秃翁:指年老的自己,以光头形象自嘲。
谢事:辞职,不再担任职务。
誊妙墨:写出优美的文字。
辍耕:停止耕作,借典《庄子》中的‘躬耕于南亩’,表示隐居生活。
和高风:与高尚的人交流,暗指志趣相投。
蒲鞭:古代学童所持的细竹鞭,象征教育和清净。
澹台:古人名,此处可能是友人或尊者。
室中:家中,寓指友人来访的场景。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文人词风的延续。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清新,充满了对友情和书画艺术的深切赞美。
“夙昔潘郎说孟公,讲闻久矣匪匆匆。”开篇即以历史上的贤人相与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言的敬仰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这里的“夙昔”指的是远古,“潘郎”可能是对朋友的亲切称呼,而“孟公”则是孟子,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调了对智慧的渴望和尊重。
“君豪不忝十才子,吾老真成一秃翁。”这两句则转向自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诗人自比为“秃翁”,即头发稀少的老者,显示出一种无奈与自嘲之情,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才华不再的感慨。
“谢事安能誊妙墨,辍耕犹可和高风。”这里诗人赞美了友人的书法艺术,以及自己虽然年迈,但仍然能够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谢事”指的是谢绝世俗纷争,“安能”则表达了一种自在与从容。
“画帘寂寂蒲鞭小,应许澹台至室中。”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书房情景。诗人通过对画帘和书房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以及内心世界的追求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艺术和个人境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杂体卦名
豫子殉其道,井生贵所希。
坎流邈殊涂,既济愉同归。
比肩通异理,蒙袂轻调饥。
蹇余纫秋兰,升高搴野薇。
剥芧充晨餐,畜荷资霜衣。
离离劈椒房,鼎鼎闭松扉。
履石探晴云,临崖款夕晖。
益知荣公乐,渐看卜子肥。
颐生喻明窗,观物避炎威。
随兹寒暑谢,遁迹冀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