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致仕徐乐馀》
《赠致仕徐乐馀》全文
明 / 谢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白头守文章伯,晚节桑榆景倍饶。

莫道户庭常不出,时还送客到溪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户庭(hù tíng)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好。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守文(shǒu wén)的意思:指坚守文雅之风,保持文化的纯洁和高尚。

送客(sòng kè)的意思:指送别客人离开。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榆景(yú jǐng)的意思:指榆树的景色,比喻人的容貌或景色美丽壮丽。

桑榆景(sāng yú jǐng)的意思:指夕阳西下的景象,也比喻人的晚年时光。

文章伯(wén zhāng bó)的意思:指能够写作出优秀文章的人,也指擅长写作的文学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已退休的官员徐乐馀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晚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首句“白头太守文章伯”,以“白头”形容徐乐馀的年迈,同时“太守”点明了他的官职,而“文章伯”则赞扬他为文采出众的文学家,将一位兼具政治与文学成就的老人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

次句“晚节桑榆景倍饶”,运用了“桑榆”这一意象,比喻晚年,表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徐乐馀的生活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满足感,暗示他的晚年生活充满幸福与充实。

第三句“莫道户庭常不出”,则揭示了徐乐馀并非完全隐居在家,而是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表达了他虽已退休,但依然关心社会、愿意与人交往的一面。

最后一句“时还送客到溪桥”,进一步描绘了徐乐馀的生活细节,他偶尔会出门送别客人至溪边的小桥,既体现了他的人情味,也暗示了他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乐馀晚年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退休官员的从容、豁达与高雅,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作者介绍

谢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西江月·其三戏效辛稼轩体

昨有客来相访,通名自谓包羲。主人坚以未同辞。

客笑卿当勿尔。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

闻卿学懒且吟诗。特地寻盟到此。

(0)

生查子·其一除夜守岁

柏酒与辛盘,共作峥嵘景。

为惜岁华流,烛跋炉香冷。

红散绮窗梅,翠泻瓷瓯茗。

一夜两年人,短鬓双蓬影。

(0)

渔父·其三四时词

露白苹香月欲西。人家三五渐闻鸡。

鸣短棹,过前溪。网得鲈鱼蟹正肥。

(0)

望江南·其十四

登顿处,萝磴几回扪。

檐葡林中消永日,松篁影里荫芳尊。归路已黄昏。

(0)

沁园春·其三读李镜月庐游日记作

遥望匡庐,几载幽思,忽忽南昌。

想峰排五老,半天空翠,泉飞三叠,百尺银泷。

林跱东西,贤传十八,胜迹心知不可忘。

问何日,向彭蠡渡口,一苇轻杭。卧游把卷神飏。

似肩拍、匡君烟路翔。

见地回天迥,邀云入户,山深岚重,迟月升堂。

锦涧桥边,玉渊潭侧,恍惚心清闻妙香。

才解信,道辋川愈疾,语不荒唐。

(0)

渔家傲·其一赵北口作

渔屋低低茅作瓦。几湾碧柳真潇洒。

此地风尘原不惹。渔父者。于中结个持竿社。

乐事常年殊未寡。扁舟不系随波写。

濯足舷边刚没髁。言不假。垂鞭笑煞先生马。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