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九歌(jiǔ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美妙动人。
开古(kāi gǔ)的意思:指打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或制度,开创新的局面。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穷秋(qióng qiū)的意思:形容秋季枯燥贫乏、无味无趣。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怨气(yuàn qì)的意思:指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气愤的情绪。
云梦(yún mèng)的意思:指虚幻的梦境或幻想。
- 注释
- 昔我:从前。
睹:看见。
云梦:古代大泽名。
穷秋:深秋。
经:经过。
汨罗:楚国河流名,屈原投江处。
灵均:屈原的字。
竟:最终。
返:返回。
怨气:悲愤的情绪。
微波:细微的波纹。
奠桂:以桂木祭祀。
开:开启。
古祠:古老的祠堂。
朦胧:模糊不清。
幽萝:深山中的藤萝。
落日:夕阳。
潇湘:湘江的别称。
凄凉:悲凉。
吟:吟诵。
九歌:屈原创作的一组诗歌。
- 翻译
- 从前我曾目睹云梦泽,深秋时节经过汨罗江。
屈原终究未能返回,他的怨恨化作细微波涛。
在古老的祠堂前祭奠,月色朦胧中深入藤萝丛。
夕阳西下于潇湘之上,我凄凉地吟唱《九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名为《湖中古愁三首(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昔我睹云梦",诗人开篇便以“昔我”自指,这个“我”字蕴含了无限的深情。这里的“睹”,即是观看,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观察,不仅是目光所及,更是一种心灵的触摸。“云梦”则更添了一层幻想与遐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迷离感。
"穷秋经汨罗"一句,则将时间推进到了深秋。这里的“穷秋”,形容的是季节的尽头,是一种极致的情景描绘。“经汨罗”则是指经过了一个荒凉的地方,给人以孤独和凄清之感。
接下来,“灵均竟不返,怨气成微波。”“灵均”通常用来指代古代的贤才或有道之士,这里被用作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伤。“竟不返”则是强调了一种永别的悲凉。而“怨气成微波”,则形容了这种哀伤之情已经化为一种难以言说的愤懑,犹如水面的涟漪,细微而又深远。
"奠桂开古祠,朦胧入幽萝。"“奠桂”一词,与古代的祭祀礼仪有关,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过去的缅怀或是某种形式的纪念。而“开古祠”,则是在描述一个久远而神秘的地方。“朦胧入幽萝”则是一幅迷离的景象,诗人的情感仿佛随着这朦胧的光影,潜入了那深邃而又神秘的世界。
"落日潇湘上,凄凉吟九歌。"“落日”,即是夕阳西下,这是一天中最为感伤的时刻。“潇湘上”则是在描绘一幅水波荡漾的景象,而“凄凉”二字,则直接了表达了一种悲凉之情。而“吟九歌”,在古代,往往是用来形容诗人哀伤之极致,这里的“九歌”,则可能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艺术形式,是对美好时光最深切的怀念和颂扬。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尽哀伤,以及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春游
值升平海宇,又春色、与俱还。
向杨柳楼台,海棠庭院,红药阑干。
可人好风良月,都收拾入锦囊间。
心事已超尘外,天公分付人间。世途陆海拥波澜。
回首梦中看。想酒醒罗浮,云空巫峡,饭熟邯郸。
从兹破琴煮鹤,猗兰不用对人弹。
粗足少游衣食,何妨司马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