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方山二首·其二》
《宝方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平生不惯俗尘萦,才对南山眼便青。

天与诗人画本,疏梅翠竹池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画本(huà běn)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的故事、经历或历史。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山眼(shān yǎn)的意思:山的眼睛,指山脉中最高的峰或最高的位置。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注释
俗尘:世俗的纷扰。
南山:指南方的高山,常用来象征隐逸或远方的美景。
眼便青:眼前景色立刻变得清新。
天与:大自然给予。
诗人:指代有才华的文人。
张画本:展开的画卷。
疏梅:稀疏的梅花。
翠竹:翠绿的竹子。
小池亭:小巧的池塘边的亭子。
翻译
我生来就不习惯世俗的纷扰,刚一看到南山,眼前就一片青翠。
大自然仿佛赋予诗人一幅画卷,那是稀疏的梅花、翠绿的竹子和小巧的池塘亭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庵对于清雅生活的向往和独特审美。首句“平生不惯俗尘萦”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和超脱,显示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接着,“才对南山眼便青”描绘了他一看到南山(可能象征着自然或高洁之境)就感到心旷神怡,眼前一片青翠,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诗人进一步将自己比作大自然的画家,认为上天赋予他如画本般的南山景色,“天与诗人张画本”,形象地表现出他视自然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最后一句“疏梅翠竹小池亭”具体描绘了画面中的景致,疏落的梅花、翠绿的竹子和静谧的小池亭,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画卷,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高雅情趣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黄庵超凡脱俗的品格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黄庵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暂入海城还山

入城半日便思归,归到山中日亦晖。

人世几时忙得了,幸然忙不到岩扉。

(0)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四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

閒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0)

闻薪夷游豫章

最是一身无著处,随风直向大江西。

匡庐山下子曾住,应访茆堂过虎溪。

(0)

题铁岭花楼

貂锦何年去画楼,楼前荆棘满空秋。

行人立马一抬首,叠笏还疑在上头。

(0)

送大来先生葬六首·其三

当年吏部公,四海多金石。

今日素车来,曾否旧相识。

(0)

为左氏诸孤托钵

见说遗经那可凭,敝籯残帙恨层层。

修文独取多愁客,乞食还馀未死僧。

众口共餐朋友泪,游魂孤照法王灯。

明知一粒须弥重,坐视饥号自不能。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