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东村偶题·其一》
《秋日东村偶题·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西风萧瑟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

莫道浮云变态,还将秋色茅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态(biàn tà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异常、反常。

多变(duō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样,变化无常。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内心感受与超然态度。首句“西风萧瑟病相如”以西风的凄厉和病态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不适。接着,“高枕从他世上疏”一句,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后两句“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情感。诗人劝慰读者不要仅仅看到天空中变幻莫测的浮云,而应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秋天的景色。即使在简陋的茅庐之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长相思·其二

海云黄。橘洲霜。如箭滩流石似羊。溪船十丈长。

人难量。水难量。过险方知著甚忙。归休老醉乡。

(0)

耘村麦熟

君不见五经纷纶井大春,不得已见阴将军。

将军故为设麦饭,推去不食言非诚。

又不见刘怀慰作齐太守,廉吏籍中自称首。

邦人馈米不肯取,示以麦饭吾所有。

我有郭内一亩田,带经荷锄愿有年。

今年麦熟始一饱,久饥客子俱来前。

姓名久与市朝绝,将军薄饭不吾设。

亦不彊学刘公清,但使儿曹知稼穑。

(0)

寄叶应之

人老江湖外,官拘簿领缘。

剧谈尝共夜,好句得先传。

行李无他阻,朝廷有阙员。

相逢一笑喜,已种玉为田。

(0)

约徐令登妙高峰徐不至

衙鼓声中百事休,独攀危磴看江流。

君脩吏课中中考,我且山行上上头。

下视三千佛世界,高寻十二仙人楼。

闻思大士谁呼应,愿赐飞霖洗旱眸。

(0)

睡轩三首·其二

诸公对奕我高眠,此法非人不可传。

四脚棋槃皆黑子,孝先从此便争先。

(0)

舟行即事七首·其四

满江流水万重波,未似幽怀别恨多。

目断亲闱瞻不到,临风挥沔独悲歌。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