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湘西清绝图》
《跋湘西清绝图》全文
宋 / 折彦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与山分浅正伤神蜡屐明朝上尘

谁写湘西清绝景,巧移林壑行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西qīngjué
sòng / zhéyànzhì

shānfēnqiǎnzhèngshāngshénmíngcháoshàngchén

shuíxiěxiāng西qīngjuéjǐngqiǎolínwèixíng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绝景(jué jǐng)的意思:指非常美丽或壮观的景色。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伤神(shāng shén)的意思:指事情繁杂、困扰人心,使人感到疲劳和焦虑。

上尘(shà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名誉受到了损害或降低。

西清(xī qīng)的意思:指事物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瑕疵或纰漏。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翻译
山色与我相隔太浅,反而更让人伤心。
明天早晨,踏上尘土飞扬的小路,心情更加沉重。
注释
与山分浅:形容山色与人的距离近得仿佛能触及。
正伤神:恰好触动了内心的愁绪。
蜡屐:古代的一种木制鞋,这里指步行。
明朝:明天。
陌上尘:田野小路上的尘土。
谁写:疑问,不知何人。
湘西:泛指偏远的湘江流域地区。
清绝景:清幽绝美的景色。
巧移:巧妙地转移。
林壑:树林和山谷。
慰行人:安慰行走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首句“与山分浅正伤神,蜡屐明朝陌上尘。”通过对比山峦和脚下细微尘土的差距,抒发了诗人对于攀登高峰、探索自然之壮丽景观的渴望。这里,“伤神”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触动,是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隐含着一丝自我与自然的差距感。

接着,"蜡屐明朝陌上尘"则描绘了诗人早晨踏足山路,鞋底积聚的尘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细腻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探寻未知、攀登高峰的执着。

第三句“谁写湘西清绝景”引出了一个问题,询问在这幅画中,是哪位艺术家以其卓越的笔触捕捉了湘西这片土地上的绝妙风光。这里的“湘西”指的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以山水之美著称,而“清绝景”则形容那里的风景超凡脱俗,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一句“巧移林壑慰行人”,则表达了诗人的赞赏之情。画中的山林溪壑被巧妙地搬运到了画布上,为行走其中的人们带来了安慰和愉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艺术传递情感和美好理念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折彦质
朝代:宋

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字仲古,号葆真居士。折可适子。高宗绍兴六年,累官签书枢密院事,寻罢。秦桧为相,以彦质为赵鼎所引,安置郴州。有《葆真居士集》。
猜你喜欢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其二

瓣香一点祝南丰,到处人情量亦同。

莫管东风留与去,肯教金铎振南中。

(0)

舟行杂兴三十首·其十八

渔艇天然云水巢,新蒲戟戟钓纶抛。

团圞妇子烟波稳,不倩樵青作解嘲。

(0)

病甚有作·其八

诸生未了传经业,几许关情在替人。

莫似老夫中暴弃,桑榆潦倒愧先民。

(0)

闻补堂游寓山因祭祁忠敏公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

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

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

我尤念公子,谁酹未招魂。

(0)

会葬谷林·其一

故人投骨南山隈,风篁飒飒伤我怀。

当年蜡屐同游地,一恸今随白马来。

(0)

嘉兴道中杂咏·其六

山水清华是此方,楼台高下赏烟光。

西山作记无多许,说项还称孝友堂。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