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郑所南画兰呈家二河太史》
《题郑所南画兰呈家二河太史》全文
明 / 李以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黍离麦秀周原憔悴兰英散澧沅。

才得骚歌吊魂魄,又无王土寄愁根。

弃之沙砾无语,写向云笺泪有痕。

绣槛珠帘重伫目,风流不及王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魂魄(hún pò)的意思:指人的灵魂或精神。

寄愁(jì chóu)的意思:寄愁意指通过写信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他人,以减轻心中的痛苦。

兰英(lán yīng)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出色的女子。

麦秀(m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光鲜,内在却空虚、贫乏的现象。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沙砾(shā lì)的意思:指细小的石块,也比喻微小而琐碎的事物。

黍离(shǔ lí)的意思:黍离是指黍谷离乡,比喻离开故乡。

王土(wáng tǔ)的意思:指统治者的土地,也指国家的疆土。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云笺(yún jiān)的意思:云:云彩;笺:纸张。形容书信通信迅速。

周原(zhōu yuán)的意思:指人们所共知的古代中国的一处地名,也用来比喻人们共同认可的事物或观念。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黍离麦秀(shǔ lí mài xiù)的意思:形容黍离麦秀,指黍稷离开麦子,显示出它们各自的美丽。

鉴赏

这首诗《题郑所南画兰呈家二河太史》是明代诗人李以贞对郑所南画作的题咏。诗中借兰花的凋零与沙砾的无情,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哀悼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首联“黍离麦秀叹周原,憔悴兰英散澧沅”以“黍离”、“麦秀”暗喻国家的衰败,兰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融合,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颔联“才得骚歌吊魂魄,又无王土寄愁根”借用屈原的《离骚》来表达对亡灵的哀悼,同时感叹自己无处寄托忧愁,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弃之沙砾花无语,写向云笺泪有痕”通过描绘兰花被抛弃在沙砾之中,无人问津,只有泪水在云笺上留下痕迹,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悲痛与无助。

尾联“绣槛珠帘重伫目,风流不及赵王孙”以对赵王孙的赞美,反衬出自己的风流不再,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寓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

作者介绍

李以贞
朝代:明

李以贞,号石塘。程乡(今梅州梅县)人。明季不乐仕进,以孝义著乡里。著有《石塘集》。事见清光绪《嘉应州志》卷二九。
猜你喜欢

和侯中丞元夜喜晴

九衢华月霁灯宵,帝里韶年景自饶。

吴地歌声传子夜,汉家楼阁入烟霄。

三阳淑气迎黄道,四海仁风乐圣朝。

正喜中台布时令,尽看南亩事春苗。

(0)

观音岩同浚川王司马作·其二

皋林媚晴春,宛若绮绣错。

岷江汇洪波,九派悉输约。

仄叠万古矶,悬崖出飞阁。

崖中白衣士,趺坐澹虚泊。

祗苑遗俗氛,岩花自开落。

俯窥群象杳,仰视天宇阔。

昔贤几登临,异代不可作。

朅来奉佳游,转使吏情薄。

欲钓任公鳌,还梦坡仙鹤。

青山何寥寥,白石亦凿凿。

寄谢同心侣,且永今夕乐。

(0)

元夜集宗伯甘泉公宅得五言体·其一

瑞雪南宫夜,华灯共此筵。

缝葩燃夕艳,琼絮舞春妍。

应节辛盘出,留欢柏酒传。

坐中皆郢曲,歌咏答韶年。

(0)

送张中丞赴召北台张旧以翰林例出补外乃独有今召

旧日并辞金马客,天书荣召似君稀。

独怜一鹤归瀛岛,却领群星入太微。

西台执法摇霜笔,东掖趋朝著豸衣。

共说为儒堪重寄,益看吾道有光辉。

(0)

答潘石泉年兄见赠

尘壒驱驰愧我形,鬓衰非复旧时青。

偶随冠佩登仙署,未有涓埃报帝庭。

省阁优閒无吏牍,山川名胜有图经。

江湖敢替忧君念,夜夜频瞻紫极星。

(0)

题晏守备画

汲泉抱瓮谁家妇,伐岭负薪何处翁。

要识民间贫苦事,此图长置此堂中。

当午锄禾妇子同,力田心只愿年丰。

人间最苦惟农事,看取豳诗七月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