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朝气(zhāo qì)的意思:
◎ 朝气 zhāoqì
[youthful spirit] 早晨清新的空气,比喻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有朝气嘉木(jiā mù)的意思:指美好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或者杰出的人物。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试香(shì xiāng)的意思:比喻初步了解或试探情况。
市喧(shì xuān)的意思:市井喧嚣,指喧哗嘈杂的城市声音。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阴凉(yīn liáng)的意思:指在阴凉处,意味着远离阳光和热气,感觉舒适凉爽。
重帘(zhòng lián)的意思:指大门帘幕重重,形容阻隔、限制严密,使人难以进入或了解内情。
同文馆(tóng wén guǎn)的意思:
(1). 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 、 高丽 使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 宋 : 都亭驛 以待 辽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罗 、 渤海 ;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馆以待 青唐 、 高丽 。”《宋史·礼志二二》:“ 绍兴 二年, 高丽 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2).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学习外文。《清史稿·选举志二》:“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参阅《清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 翻译
- 秋天在同文馆,人闲时光显得漫长。
厚重的窗帘透进早晨的生气,午后的阳光照在佳木下带来清凉。
为避开城市的喧嚣,我向往山林的兴致并未消减。
不断加热水围着炉子,又开始尝试新的熏香配方。
- 注释
- 人閒:人少而宁静。
景自长:时间似乎更悠长。
朝气:早晨的新鲜气息。
嘉木:美好的树木。
午阴凉:午后的树荫。
朝市:都市的早市。
山林兴:对山林生活的向往。
炉水:炉火上的水。
试香方:制作或尝试新的熏香方法。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闲适生活的诗歌。开篇“秋日同文馆,人閒景自长”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文馆内外的宁静与繁华之别,既点出了季节的转换,也映衬出诗人在文化殿堂中享受着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
“重帘朝气入,嘉木午阴凉”进一步渲染了室内外的氛围。重帘不仅是隔绝尘世喧嚣的屏障,也是引进清新空气的通道。而"嘉木午阴凉"则描绘出树木在秋日午后的清凉阴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舒适的环境。
“朝市喧聊避,山林兴未忘”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市场的喧闹与山林的寂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尘世的愿望。这里的"兴"字,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频添绕炉水,还与试香方”则是描写诗人在室内的生活情景。"频添绕炉水"可能是在煮茶或是其他需要用到热水的情境,而"还与试香方"则显示出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享受,通过尝试不同的香料来丰富自己的感官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秋日里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好、文化修养以及个人品味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幽人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
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
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
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
内惧非道流,幽人见瑕疵。
洪涛隐语笑,鼓枻蓬莱池。
崔嵬扶桑日,照耀珊瑚枝。
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
咽漱元和津,所思烟霞微。
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五湖复浩荡,岁暮有馀悲。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玉壶冰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