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台(bǎi tái)的意思:柏木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柏台指的是柏木制成的平台或台阶。成语柏台比喻高位,权势等。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别怀(bié huái)的意思:不要怀疑或担心。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公望(gōng wàng)的意思:公众的期望或愿望
海曲(hǎi qǔ)的意思: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江河(jiāng hé)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江河流水一样不可阻挡。
京华(jīng huá)的意思:指京城的繁华景象或者指繁华的都市。
杪秋(mi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的末尾或最后一段时间。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树柯(shù kē)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需要耐心和时间。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湘汉(xiāng hàn)的意思:指湖南与湖北两地的交界处,也泛指湖南和湖北两地。
滟滪(yàn yù)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或波浪翻滚的样子。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 鉴赏
此诗《送刘伯儒总宪广东》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描绘湘汉之水的豪情与别离之情,以及对友人赴任广东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湘汉真看意气多,别怀其奈杪秋何”,开篇即以湘汉之水的壮阔景象,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豪迈,同时点出离别的愁绪,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京华公望牂牁起,海曲春光滟滪过”,转而描述友人即将前往的广东之地,用牂牁江的兴起和海曲春光的过境,隐喻友人前程似锦,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共喜邦人依斗岳,未嗟吾道付江河”,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在新的地方能够得到当地人民的支持与认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但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柏台栖凤知无日,自有淩霄玉树柯”,以“柏台”象征官场,“栖凤”比喻人才,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但坚信友人如同玉树之柯,无论在何处都能绽放光彩,展现出对友人未来的无限信心与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友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子端午蒙邑侯张潮山见召与郡博朱观閒春元黄笔阳贡元邱二山邑幕周龙山同宴印山亭赋二律以识胜游云·其一
节届端阳逢胜日,印亭宴集展华筵。
北临断岸溪流合,南眺孤城栋宇连。
旗鼓声喧观竞渡,笙歌人拥乐丰年。
太平盛事今重见,拟向薰风作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