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中 感 友 生 见 访 宋 /释 智 圆 讲 馀 多 滞 疾 ,林 下 掩 重 扉 。度 日 人 稀 到 ,残 阳 鸟 独 归 。山 光 来 有 势 ,云 影 去 何 依 。世 态 那 堪 说 ,唯 君 念 息 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度日(dù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的时间,表示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息机(xī jī)的意思:停止机器的运转,使其静止不动。
阳鸟(yáng niǎo)的意思:指晨曦中的鸟儿,比喻希望或光明。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滞疾(zhì jí)的意思:指事物停滞不前,发展缓慢。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诗《山中感友生见访》是释智圆的作品,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生活感受和对友人来访的感动。首句“讲馀多滞疾”暗示了诗人可能在讲经之余身体欠佳,生活的节奏因此变得缓慢。接下来的“林下掩重扉”描绘出山居的宁静与孤独,门扉深掩,少有人至。
“度日人稀到,残阳鸟独归”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白天来访者稀少,傍晚时分只有孤鸟归巢,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然而,友人的突然造访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山光云影也因此有了生机。
“山光来有势,云影去何依”运用拟人手法,写山光云影仿佛有情,随着友人的到来而生动起来,又在友人离去后显得无依无靠,寓言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世态那堪说,唯君念息机”直抒胸臆,感叹世间人事纷扰,唯有友人来访能带来片刻的安宁,流露出诗人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禅宗诗的内省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罗正之为两浙提刑
沧溟可枯山可移,公心独与天地期。
田间经术入州县,所至父老均儿嬉。
明明日月照肝胆,谓言吾民方阻饥。
回车为我作丰岁,要令国体无疮痍。
买臣郡去不持节,季真逸请非康时。
几年梦想在松槚,再拜一觞今得之。
乡人拥路识忠孝,雅慰平生良可知。
恩光到此何以报,行矣二浙如王畿。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二
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
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
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
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
向非霸处务功成,争得盟时遭智劫。
西山君故有风期,我亦从今理归楫。
次韵和江子我卧病谢予相过之作
弃妇不言贫,孤儿不知病。
美疹亦何有,衰莲披绿净。
大易疾无妄,要且观情性。
我来自山中,非征亦非聘。
但恨清风薄,安识皇都盛。
况闻药艾攻,之子骇观听。
策羸七里湾,忧醉岂易醒。
今兹早尝馔,高人能自胜。
不废五字吟,久与金石称。
我老言亦衰,同鸣不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