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观亭》
《大观亭》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中丞倚石厓青,杖策秋风一经

举目衰林如脱发,几人采鞠制颓龄

清江三面舒州郭,南岳千峰皖口亭。

落照横天鸿雁起,独凭长啸冥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南岳(nán yuè)的意思:指南岳衡山,也泛指高山峻岭。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面(sān m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个方面或角度。

颓龄(tuí l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年龄尽管尚轻,但精神状态却显得老态龙钟,意志消沉,毫无朝气。

脱发(tuō fà)的意思:指头发脱落或稀疏。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中丞(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官职居中的官员,也泛指在某个群体或组织中地位居中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观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联“中丞祠倚石厓青,杖策秋风更一经”以中丞祠为背景,描绘了在青翠山崖旁,诗人手持竹杖,在秋风中漫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举目衰林如脱发,几人采鞠制颓龄”通过“衰林”和“脱发”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秋天林木凋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生命老去的主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思。

颈联“清江三面舒州郭,南岳千峰皖口亭”转而描绘了大观亭周围的自然风光,清江环绕,舒州城郭依稀可见,南岳千峰耸立,皖口亭点缀其间。这幅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尾联“落照横天鸿雁起,独凭长啸对冥冥”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天空中鸿雁振翅飞翔的画面,诗人独自站立,长啸回应,面对着广阔无垠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豁达,以及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观亭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失题

离却山门十八年,双亲慈爱阿娇贤。

那堪归路西风急,空染尘埃半世缘。

(0)

野步

随意飘飘放杖藜,望中春色入新题。

峰峦水拥云千顷,野径青回雨一犁。

振锡僧归疏竹寺,唤船人隔落花溪。

幽禽可是曾相识,飞过芳林唱复啼。

(0)

邓佥宪顺舟过魁冈有意垂顾以予他出不果诗以寄之

闻说膺舟过海涯,临风曾问野人家。

梅花篱落春堪赏,烟草柴门路不赊。

已荷有心怜寂寞,自惭无分接英华。

夜深多少相思恨,望断云霄月又斜。

(0)

寒夜独坐有怀李德大

霜气严凝入敝貂,书声才罢夜寥寥。

心君不动群邪退,欲寇无侵万虑消。

老鹤巢高宜独宿,祥鸾天迥岂堪招。

罗浮闻欲三年住,诗酒何时许见邀。

(0)

访吴先生隐居

夏日那可度,旅次炎如蒸。

仙来君子室,萧然怀抱清。

图书存古藻,兰桂喷芳馨。

卜僯欲何遂,慰我平生情。

(0)

托黄岩转致区区于金陵孔易内翰诸公

去年杯酒喜遭逢,却忆金陵是梦中。

白首可能离海上,黄岩该为谢江东。

草亭人去千山月,来鹤诗成万古风。

两地寄书慵似我,江南八月有征鸿。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