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段约之》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赠 段 约 之 宋 /王 安 石 竹 柏 相 望 数 十 楹 ,藕 花 多 处 复 开 亭 。如 何 更 欲 通 南 埭 ,割 我 锺 山 一 半 青 。
- 注释
- 竹:翠竹。
柏:青松。
楹:房屋。
藕花:荷花。
亭:亭子。
如何:怎么。
更:再。
欲:想要。
通:扩展。
南埭:南边的堤岸。
割:掠夺。
钟山:南京的别称,这里指代青山。
一半青:半座山的绿色。
- 翻译
- 翠竹和青松相对数十间房屋,荷花盛开的地方又建起了亭子。
还想再往南边的堤岸扩展,这岂不是要掠夺我半座钟山的绿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山水之美的赞赏。开篇“竹柏相望数十楹”描绘了一幅生长在钟山旁边的竹子与柏树交错成行,相互依偎的情景,这种自然景观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久之意。
紧接着,“藕花多处复开亭”则是写诗人漫步于林间,发现野菊盛开,并在其间建有亭阁。这里的“藕花”指的是野菊,而“复开亭”可能是指亭台被这些蔚然成荫的野菊所环绕,或是指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再次发现和欣赏。
最后两句,“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钟山一半青”,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里的“南埭”可能是一个地名,而“通南埭”意味着要开辟一条道路。然而,这样做将会影响到钟山的自然风貌,因为“割我钟山一半青”直接指出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破坏——将钟山的一部分美丽景色给毁掉。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以及对不必要开发和破坏的担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出王安石重视友情、关心社会发展的个人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息斋双竹图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
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筼筜谷。
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
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阴潇洒族。
疏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虬龙伏。
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
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
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溪上绿。
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
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窗慰幽独。
柳下吟
娿娜绿杨阴,深于夏屋深。
居来身自在,胜与俗浮沉。
坐暑堪忘箑,乘风或散襟。
清閒消不尽,乞与野莺吟。